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教育,应该如何衔接才正确?

如题所述

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结合构建德育互动机制。

学生的成长过程其实是“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是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影响的持续发展的进化过程。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取决于学生年龄。那么,如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优势,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呢?

时代的进步决定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相互孤立,要实现两者的密切结合。为此,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不能完全由学校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教育,应该如何衔接才正确?


本质上,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孩子的摇篮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也是一种终身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父母的好品格和言行会对孩子的言行品格产生微妙的影响。为此,学校应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保持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家庭学校之间的互动:

第一,设立学校附属机构。如果学校能定期召开家庭学校合作会议,积极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教育方法、教育政策、教育方针、教育法等,指导家长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学习课外知识,增强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思想意识。

第二,定期举行家长会。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行家长会。通过任课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等,与家长动员学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强后盾和有力补充。

第三,积极鼓励教师“外出”。教师要做好家庭访问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在生活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和学习伙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缝衔接,使教育工作在学校得以面对面地延续,形成强大的家庭学校教育合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件好事。)。

第四,采取“进来”战略。教师可以邀请班里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家长“进来”,也可以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在学校谈论他们的教育经历,供其他教师或家长学习和参考,也可以向家长提出计策,为改善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结合构建德育互动机制。


学校要积极开发德育资源,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先导,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体现者和主力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爱心打动人,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并接受随之而来的各种道德要求。(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平时教师可以访问生病的学生,在天气冷的时候给学生加衣服等。通过它,学生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教师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要努力以公平、客观、有道理的方式说服人,树立崇高的形象。

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发挥教育的德育功能。为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育要求,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进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等,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司法局的领导为学生举办法制讲座。同时,还可以邀请人事部的官兵为新生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学校也可以组织阅读活动,报告、写作、讨论、评价,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和人生观。

校园文化作为强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学校应有效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受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德育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如果学校能把校园的橱窗开辟成“德育之窗”。学校教会处的教师可以定期更改橱窗的内容。橱窗的内容可以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等。教室的墙壁或走廊的墙壁上贴着对人生有启蒙意义的名人的名言。学校食堂的墙上贴着节约用水、节约粮食、吃文明饭的宣传标语。草地等地有几个写着德育宣传标语的招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班活动,达到德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早的,也是全方位的。学生们从出生到进入社会,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进入社会后仍然受到自己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一辈子。学校应该鼓励家长改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成员的生活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空闲时能追求有意义的事情,就能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间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因为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很强,如果父母能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创造实用、乐观、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有帮助。同时,父母应该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氛围的创设有重要影响。父母尊重孩子,经常与孩子沟通,适当指出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往往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社会教育一般是指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所有社会团体、文化教育机构、组织和社会成员对青少年的教育。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重要的制约和辅助作用。社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社会教育的内容也很丰富,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社会教育直接影响社会舆论,可以直接改变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教育可以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社会消极力量也会削弱学校德育的效果。穿着“正义”外衣的反动言论会毒害青少年的思想等。为此,学校要严格筛选社会资源,让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现实,分辨美丽和丑陋,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社会教育对丰富学生的休闲生活,扩大学生的交际圈,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有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内容,让环境保护教育、国防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都能进入校园,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掌握社会情况,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独的老人等。教师也可以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家长以学生为对象接受社会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家长引导学生正确审查各种社会现象,分辨善恶。总之,学校要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连接好,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合作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这样学生就能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孩子,在社会上成为好市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一般在家庭就是会让家长以身作则,在学校其实就是学校要培养一个更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社会上其实就是不要太多的干涉。
第2个回答  2021-04-22
那么这三个教育就应该要相辅相成,而且要相互弥补,这样才是完美的。
第3个回答  2021-04-22
我们最终都会走向这个社会。学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