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与外甥女之间真的有私情吗?

如题所述

电视剧《清平乐》中,欧阳修显然陷入了麻烦之中,夏竦揭露欧阳修与自己的外甥女有私情,并侵占了外甥女家的家产。这不禁让人大跌眼镜,想不到一代文豪,也会有如此绯闻?

关于欧阳修与外甥女的绯闻,其实在历史上也确有此事,各种历史资料也多有记载。原来欧阳修有个妹妹嫁给了张龟正,张龟正去世之后,留下了一个女儿。欧阳修就把妹妹和外甥女迎回自己家中加以照顾。外甥女长大之后,欧阳修做主把外甥女嫁给了自己族兄的儿子欧阳晟。结果外甥女生活不检点,竟与仆人通奸,被欧阳晟告到开封府。在被审问时,外甥女竟供出自己未嫁时就与欧阳修有私情。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并被欧阳修的政敌利用来弹劾欧阳修,甚至还以欧阳修写过的一首艳词《望江南.江南柳》为证,证明词中人物写的正是欧阳修的外甥女。欧阳修最终因此被贬出京城。


此事发生在庆历五年(1045年),正值范仲淹、韩琦、富弼和欧阳修等人主持庆历新政之际。此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已经被贬到外地,欧阳修正想上书为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辩护。在这关键时刻欧阳修却被爆出此绯闻,显然是政敌所为,他们开始对欧阳修下手了。

那么这个绯闻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我从几个方面谈论此事:

1.其实大多数史料仅说欧阳修的外甥女与仆人通奸,被审讯时说了些有关欧阳修的一些丑事,但却并未说她与欧阳修有私情。

记载欧阳修与外甥女有私情的最早的史料是《钱氏私志》,其中说明欧阳修看到年仅十四五岁的外甥女,便写了首艳词,以此为据认为两人私情。《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史料记载欧阳修的外甥女被开封府抓住后,开封府代府尹杨日严和太常博士钱明逸两人与欧阳修有仇,所以想通过此事牵连到欧阳修身上,才会引起欧阳修与外甥女有私情一事,不过也并未说到艳词之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既上疏论韩琦等不当罢,为党论者益忌之。初,修有妹适张龟正,卒。而无子有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以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权知府事杨日严前守益州,修尝论其贪恣,因使狱吏附致其言,以及修。谏官钱明逸遂劾修私于张氏,且欺其财。

2.欧阳修的艳词。

《望江南·江南柳》: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首词明确表明欧阳修对一个年十四五岁的女子想入非非,难怪会被别人作为证据,来证明欧阳修盗外甥女了。不过这首词也是有几个疑点:

1)据《钱氏私志》记载,欧阳修收留外甥女时,外甥女年约七岁,即说明外甥女七岁正在玩簸钱游戏时,欧阳修就存在不良之心了,而写这首词时应该是外甥女及笄十五岁时。但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欧阳修的妹婿张龟正是景佑元年(1934年)去世的,外甥女应该是4岁,庆历五年(1045年)时外甥女正好及笄出嫁。想来欧阳修也不大可能会对4岁的幼儿存在非分之想,况且4岁的幼儿也不会玩簸钱。从史料的可靠性来看,《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李焘创作的编年体史书,《钱氏私志》只是姓氏传承的记载,其可靠性远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

2)如果这首词写的是外甥女,则只可能作于庆历五年(1045年)初,因为当初外甥女正好及笄出嫁。根据欧阳修的个人经历来看,在庆历五年(1045年)之前,欧阳修可能未到过江南。他祖籍是吉州(今江西吉安市),但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又去随州(今湖北随州)投靠叔父,后进京参加科举,中举后在河南一带为官。景祐元年(1034年)又被贬去夷陵,这已经是欧阳修到的最南的地方了。欧阳修在庆历五年(1045年)之后被贬去滁州,又改去扬州、颍州,他的足迹才开始踏入江南。所以庆历五年(1045年)之前,欧阳修作词也不大可能会想到江南柳。除了这首《望江南·江南柳》之外,欧阳修还写过一首望《望江南·江南蝶》,虽是在京城所写,但却是去过江南之后回到京城才写的。

历史上有人怀疑该词可能不是欧阳修所写。欧阳修本来风流倜傥,经常流连歌楼妓院,确实也写过很多艳词。以该词的水平和写法,确实是欧阳修写的可能性比较大,只是词中的女子与他外甥女无关,而且在时间上也存在不确定性。

3.外甥女的供词可能有问题。

据记载,外甥女是奸情败露之后,主动说出了未嫁时欧阳修的丑事,其原因是想获得免罪。但按照正常的思维来看,就算是有什么私情,外甥女应该是隐藏不说才对她更有利吧?招供出以前的丑事反而加深她的罪行。开封代府尹杨日严本来就想千方百计地把此事牵扯到欧阳修身上,诱惑或胁迫欧阳修的外甥女,以做出不利于欧阳修的可能性比较大。

王铚《默记》:张惧罪,且图自解免,其语皆引公未嫁时事,词多丑鄙。

通过以上几点,我认为欧阳修与外甥女之间应该不存在私情。只是欧阳修的外甥女败坏道德是个事实,外甥女又是自小由欧阳修抚养,欧阳修至少犯了家风不严的过错。

正当庆历新政即将失败之际,韩琦、富弼等人纷纷被贬,欧阳修就成了保守派下一个要打击的目标。这些人急于寻找欧阳修的弱点攻击欧阳修,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钱明逸出面弹劾欧阳修后,夏竦、贾昌朝等反对庆历新政的大臣就开始利用职权,企图通过此事拉欧阳修下台。本来此事由军巡判官孙揆负责,孙揆认为欧阳修的外甥女的口供有问题,并不打算牵连欧阳修,只想治外甥女私通奴仆的罪。宰相贾昌朝心中不甘,另令太常博士苏安世重新调查此事,又让内侍王昭明监督。苏安世与贾昌朝关系密切,王昭明此前曾与欧阳修不和,贾昌朝用这两个人的目的就是把欧阳修和外甥女的事弄成铁案,让欧阳修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让人意外的是,王昭明虽与欧阳修有过节,却能保持公正的态度,也不愿意充当贾昌朝的枪手。王昭明看到苏安世重新调查的结果,知道苏安世会按照贾昌朝的想法弄死欧阳修,于是对苏安世说:“我在皇帝身边,皇帝经常说起欧阳修,你迎合宰相的意思,以后也会害死我。”苏安世才得知宋仁宗的意图,于是维持军巡判官孙揆的判法,只劾欧阳修侵吞外甥女的家产,至于私情一事只字不提。

《续资治通鉴长编》:盖以公前事,欲令释恨也。”又说:“昭明在官家左右,无三日不说欧阳修。今省判所勘,乃迎合宰相意,加以大恶。翌日昭明吃剑不得!

欧阳修也总算是幸运了,宋代没有现代的断案技术,在破案过程中是非常重视口供的。外甥女虽然可能是被逼供或诱供,但毕竟已经招供出对欧阳修不利的口供。一旦孙揆或苏安世采纳外甥女的口供,理论上是可以治欧阳修的罪的。如果坐实他与外甥女有私情,他不仅声誉尽毁,恐怕连官都做不了,这辈子就完了。夏竦、贾昌朝确实想搞死欧阳修,幸得孙揆和王昭明,欧阳修才能留得青山在。孙揆态度公正,欧阳修的外甥女口供有不实之外,孙揆不采纳。王昭明则是深知宋仁宗之意,才提醒苏安世,别拿私情说事。可见宋朝的政治斗争也是很残酷的,欧阳修为人正直,想抓住他的把柄并不容易,但毕竟人无完人,欧阳修家教不严,出此丑事,偏偏自己又有那么点风流,终让人抓住把柄,他也只能承担后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