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戴助听器后,听得到声音,但不清楚别人说什么,是怎么回事呢?

如题所述

这个要考虑到老人言语分辨能力的问题,平时和老人说话语速尽量慢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4
你好,一般来说,听觉包括3个阶段:听到(察觉)和听清(辨别)、听懂(理解),这三个阶段是包含关系,如听清就一定是听到了,而听到却不一定听得清。这说明越后面是越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的活动。
内耳具有简单的声音信号分辨能力。内耳受损后,听觉分辨能力就会有下降。但由于人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一段话识别70%就足以保证我们听懂,而不必苛求100%。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致于使病人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听觉中枢系统则具备更复杂、更强大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听中枢受损,听觉识别能力会明显下降。当进入嘈杂的环境中,由于言语信号本身变得含混不清,正常听力的人听起来就比较困难,有听觉功能下降的患者更无法听清;信号声过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比如,电视机声音太小,我们也听不清。遗憾的是,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内耳、听中枢都有损伤,只是程度不同而己,而且听力损失越重辨别能力越差,只有听神经病例外。因此,多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都会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此外,老年人的中枢神经退化,大脑对的信息处理能力减弱,和同样听力损失程度的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识别能力也较差。听不清、听不懂的现象就更常见。
第2个回答  2018-12-04
这是一个对言语分辨率的和理解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