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老是爱说戴了助听器总是听不分枝?

如题所述

助听器是帮助我们听声音,但它无法分辨声音。分辨声音是需要长时间地佩戴助听器才能理解声音的意思。也就是说,每个初戴助听器的人,一开始可能并不适应,逐步适应后慢慢锻炼,也能慢慢提高听觉分辨能力,也就相对能听得清。如果属中枢神经性耳聋患者,也称蜗后性听力障碍者,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些,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听觉神经衰退的缘故,虽刚佩戴助听器仍听不清或听不懂,但还是建议坚持佩戴助听器,这样才能刺激听觉神经,避免更大程度的衰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1

许多使用助听器的人,希望用上助听器马上就能正常地与人沟通,这是不切实际的。配戴助听器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的阶段,要达到与人正常交往的目的,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耐心与努力,是决定你能否适应助听器的帮助并与人正常沟通的关键所在。要使聋人听到声音相对较容易,即使仅有较少残留听力的聋人,经助听器放大也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声音并不容易。能听清楚声音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训练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人们的说话声音属于复合音,由低频、中频、高频构成。人耳的毛细胞如同钢琴的键盘,能够传递不同频率不同音质的声音。听力障碍者对声音的感受与之相同,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如同一架许多琴键严重受损的钢琴,只能听到正常语言声中的某一部分,就会感觉可以听到声音而听不清在说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请专业人员测定听力损失的程度,选配适宜的助听器,如同把损坏的钢琴键盘音调配齐。然后进行听力训练和语言学习,就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听到声音和听懂语言。

第2个回答  2019-01-03
老人戴的是数字助听器还是线性放大助听器?一般的线性放大助听器,在杂音环境中是有听不清楚的情况,特别在人多的环境中听取有一定的困难。
现在的科学技术已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首先是耳道式助听器它将助听器放入到耳内,可以解决对低频几乎不放大的特点,这样对解决杂音是很重要的。
(2)双麦克风,又称方向性麦克风,它只接受要听取声源的信号,而不接受周围环境的噪音,所以边上周围人的讲话声与噪声对助听器的影响就要小很多。
(3)全数字电脑助听器采用数字信号放大,可以识别进入助听器噪音与声音信号,而只将需要放大的声音进行识别放大,所以在噪声环境中使用,效果相对比较理想。
但是不论何种助听器,要彻底解决听得到听得清,如同真实的耳朵一样是不现实的,特别是感音神经性耳聋与年长者大脑对声音的分辨能力的下降,目前最先进的助听器也只能起到改善上述耳聋患者的听觉功能,要真正替代人耳功能是不现实的。
第3个回答  2019-01-01
您好,助听器是辅助工具,他可以帮助患者把声音的能量补偿上去,但是听得清和听得懂是和大脑的听觉神经是相关连的,大脑对言语的识别能力对于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起着相关重要的作用,佩戴助听器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要想达到跟真耳一样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第4个回答  2019-01-04
一个自身的言语分辨不好,一个是助听器选择不合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