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里非常优秀的你走向社会却混的并不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前几天,朋友向我抱怨工作没意思、没激情,枯燥乏味,找不到成就感,想要辞职去外面闯一闯或者考个博士继续深造。但同时,他也很纠结。作为一个二十七岁的人,年龄也老大不小了。买房、买车、结婚、父母养老等现实问题又不得不考虑,容不得自己瞎折腾。

其实,在我看来他的工作并不差。在某直辖市当公务员,一年至少也有着十多万元的收入。可以说是别人羡慕的对象,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本科毕业于部属211高校,硕士也毕业于国内top10名牌高校,而且大学期间年年拿奖学金,是大学里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毕业时,不知道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看着别人考公务员,他也就去考了。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考就考上了。按理说,他的人生不说多么的飞黄腾达,但至少不会过得很差。可现实是,面对无趣的工作和高昂的房价,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痛苦每天如影随形。

他的这种遭遇,让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几篇网络爆文,一篇是《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还有一篇是《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人大毕业生和复旦女生分别写的这两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热议和关注,就是因为它表达了优秀学生在走向社会或者面对社会的一种深深无力感。

其实,我的朋友、人大毕业生和复旦女生面临的痛苦从本质上而言是一样的,即不知道怎样来面对这个社会并适应这个社会。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两点:第一,不认识自己;第二,不认识社会。

我的朋友、人大毕业生和复旦女生无疑都是很优秀的,上名校、当学霸、混学生会、拿奖学金,找到所谓的好工作等等。他们在大学的评价体系里混的如鱼得水,但恰恰是这样一种异常的顺利和在学业上获得的成功,使得他们可能根本无心去想自己是谁,到底喜欢什么,将来要干什么等问题。所以,当他走进社会,没有大学的评价体系来规范和指引时,自然就会陷入迷茫和无助。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大学教育有直接关系。大学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而是人格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晃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成为某种专业技能的技术性人才而应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性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因此,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一个人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当大学教育发挥的这一功能失效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自省,不断的去尝试和经历,最终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目标。显然,他们在大学里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学校有学校的评价体系,社会有社会的评价体系。适应学校评价体系的人不一定适应社会的评价体系。同样,适应社会评价体系的人不一定适应学校的评价体系。所以,你会发现曾经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走向社会后却混得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不会适应社会的规则。而那些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是所谓学渣的学生在社会上却混得风生水起,因为他们不适应学校的规则却适应社会的规则。

在学校衡量一个是否优秀的标准很单一,就是看学习成绩是否好。一句话,分数至上。所以,考试考个高分,拿个高绩点,奖学金拿到手软,你就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考试成绩好并不代表能力就突出或具备了某种能力,只能说明你的比较勤奋刻苦。

走向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是多元的,最世俗的标准就是权和钱。换而言之,有哪个城市的户口,有多少套房,有多少辆车,有多少存款等等。君不见,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北京相亲鄙视链不就是以这样的评价标准来评判一个人吗,甚至生肖都包含其中。因此,要想在社会上得到大家的认可,你就得适应社会的规则,并按照社会的规则处事。

所以,像我朋友、人大毕业生和复旦女生的痛苦根源就是: 把在学校里赢得优秀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带到了社会上,并寄希望以同样的方式来赢得社会。 毋庸置疑,他们的方式是缘木求鱼,结果自然是求而不得,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一言以蔽之,对于正在读大学的人来说,要通过大学里的课程、讲座和参加各种活动来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对于大学毕业刚走进社会的人而言,要放平心态,不要用大学里的学习方式和处事方式来对待社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的适应它才是智者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