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学文言文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1. 小学生可以学文言文吗

给孩子看的古文书籍,最好是选一些短浅有趣又经典的小古文,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图文并茂,适合作为启蒙读物的书。

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教材。在小学阶段,培养兴趣、养成看古文的习惯最重要。

之前我给孩子买了(小古文 听读练)等等,但是他都不是很喜欢。后来班主任推荐了(小学生小 古文200课),这个效果就很好,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还有有趣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强记忆,孩子也真的喜欢看。

每课后还有读一读、想一想等小栏目,即能让小朋友轻松获得文言启蒙,又有利于小朋友积累文学素材。

2. 学习文言文的坏处具体点

一、要求笼统,目标不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什么?远的且不论,单说解放后,就有多种不同的提法:(一)“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说明》);(三)“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为什么再三修改,变来变去?主要还是表述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吗?恐怕也未必。

请问:什么叫做“浅易文言文”?它和“浅近文言文”、“普通文言文”有什么区别?什么叫做“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它和“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以及“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什么不同?再有,这里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鉴赏能力?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一系列的问题,单从《教学大纲》中的那句话,是看不清楚的。在教材中也找不到这方面的有关说明。

广大教师只好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进行教学,结果是见仁见智,各行其是。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

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要求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

教学要求定得不明确,不具体,会使整个教学工作失去了科学的准绳,从而陷入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要切实搞好中学文言文教学,就必须根据它的性质和特点,准确而具体地规定教学要求,使文言文教学工作不但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忽多忽少,心中无数为了了解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写的历史状况,我们翻阅了民国以来,各个时期影响比较大的十套中学语文教材(解放前后各五套),并且作了一些必要的统计和比较。这十套教材都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可是在选文数量上,却有很大的悬殊。

比如:解放前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7 091篇(吴增祺编《中学国文教科书》1908年版)。最少的,也有332篇(傅东华编《复兴初高中国文》1933年版)。

解放后的五套教材,选文数量最多的,有154篇(人教社中语室编《初高中语文课本》1963年版)。最少的,只有36篇(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编审局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0年版)。

可见选文数量之差竟高达一二十倍。究竟需要选读多少篇文言文才合适呢?如果说36篇就可以,那么选读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那不是白白浪费宝贵的光阴吗?反之,如果说非一二百篇、三四百篇,甚至六七百篇不可,那么只选读36篇,这不是开玩笑吗?建国三十多年以来,文言文教材忽多忽少,时有时无,这里除了左的路线的干扰之外,主要还是心中无“数”。

换句话说,就是到底应该学多大量的文言文才能有效地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都不甚了了。没有较明确的数量概念,又怎能切实地搞好教学工作呢?要说“数量概念”,似乎也有。

那就是多年流行着的一种说法,叫做“文白比例”。即规定文言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白话文占总篇数的百分之几十。

其实,这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比如文言文占20%,或30%,到底是多少篇?不知道。

这要看课文的总篇数。假如总篇数是500篇,20%就是100篇,30%就是150篇。

假如总篇数是100篇,20%就只有20篇,30%也只有30篇。事实上,语文课本的总篇数时多时少,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仅以解放后的几套教材为例,最多的选过300多篇,最少的只有100多篇。 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所占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实际选文数量要相差两三倍。

可见,所谓“文白比例”,并不能确指,还不是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那么,文白之间有没有比例可算呢?当然有。

因为语文课要用大部分时间学白话,用少部分时间学文言。文白所需用的时间要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可以用课时来计算。

比如文言文教学时数要占语文课总课时的百分之几十;它和白话文教学时数的比例应该是二八开,三七开,或四六开,等等。由于总课时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样确定文白比例,比较可靠,也比较科学。

此外,要使学生粗通文言,最少需要熟读背诵多大数量的文言篇目(包括篇数或字数),需要掌握多少常用词(包括实词和虚词),这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能为大家所公认的“数”,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而“心中无数”则是实现科学化的一大障碍。

三、“文”“白”混合,序列不清文言文和白话。

3. 小学一二年级阶段语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首先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舍本逐末。

大家一看,没错啊!就应该这样学,其实是大错特错。方法本身是没有错,只是不断地重复却是谬以千里。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大量阅读(泛读)的良好习惯,不断地识字认字,学会在各种语境中的使用方法。

谈到阅读,就不得不谈到识字,

上海将小学原2年的2000识字量延长为3年,美其名曰减负,

我却认为应该减少的是拼音的学习时间和拼音在考试中的分数比例,

应该把学习重点转移到提高识字量和词汇应用上来,而不是大量的书写。

大量的书写和拼音学习占用了思考的时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同时推迟了孩子充分认识世界的时间点,限制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这里面尤其要注意的是一年级男孩手部肌肉发育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比女孩晚,

这两方面恰恰是一年级老师着重强调的,如果没有早教,

大部分男孩子写字差、语言表达能力差是必然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