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好是坏?

如题

当然是好 孔子学说是儒家学说的开创学说。我说“开创学说”,是说孔子本人的学说并不包含我们现今所讲的儒家学说的全部,甚至也不包含战国时代儒家学说的全部。两千多年前的韩非就说过:“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韩非子·显学篇》)韩非是研究过孔子及孔门各家学说的,他的这个问题提得有道理。战国时代几个大儒,取舍已很不相同,如孟子取“仁”;荀子取“礼”;子夏居魏地,为魏文侯师,他是传经大师,又和法家关系密切。看来,他们同是儒家。同传孔子之学,但各有侧重或创新。战国以后就更是这样了,像董仲舒、程朱陆王,他们的学说距孔子的原始儒学尤远,尽管他们都自称孔门嫡传,都表示虔诚地拜在孔子的门 下。 对原始儒学,即孔子本人的学说,现时代的人认识也不同。有人认为孔子是为奴隶说话,有人认为孔子是为封建立言。有人说孔子贵“仁”,有人说孔子重“礼”。有人把六经看做孔子的学说,有人不以为然,以为那不过是周的旧籍,如此等等。两千多年前的事,或全亡无征,或其征不足,或有征而解释不同。看来,不仅孔门后学难以考订,就是孔子学说的有些内容也难以考订。有些问题已经打了一二千年的官司,恐怕还要继续打下去。不过困难虽然有,我们还是要勉力来做这场官司的一方。因为关于孔子的学说,剔去种种超时代的增饰,毕竟还有线索可寻。 研究孔子,根据什么?无非是根据有关书籍记载和所处的时代。孔子十五志于学,二十四岁葬母时就有门人帮忙,但他的著述生涯却开始得较晚,根据周卜官和史官积累的材料整理出六经时已近七十岁了,修订《春秋》是在他死前的两年。有人说,六经即孔门儒学。六经为古籍古事,经孔子删定,孔子当然是立意宣扬并有所寄托的;有的可能是作为珍贵的掌故文献保存下来。《列子》记杨朱的话说:‘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六经以前,无复书记,夏殷无征。周籍在平王东迁时丢失一大部分,春秋时所剩无几。加之,原来在王室掌管书籍的缙绅先生们这时多已离散,各自找饭吃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删定六经,为我们民族保存了大批有价值的古文籍,实属难能可贵。 现在我们研究孔子,主要根据四部书。一是《春秋》。孔子用鲁史官所记《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凡242年。《春秋》这部书对于孔子来说与其他经书大不相同。孔子自命为“继周者”,且自命为下一代的“新王”。“新王”之礼就寄托在《春秋》里面。孔子说:“吾志在春秋。”孟子也曾转述孔子的话:“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孔子在周道衰微时通过修《春秋》以拨乱反正,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是著作,也是著作。历来人们公认孔子修《春秋》的目的在于正名分、立名教,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惧。所谓“正名分”,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夫妇、贵贱尊卑等各符其名,各守其分。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就以春秋为最高标准。古代中国一以贯之的宗法等级思想,以及奴隶制宗法等级思想与封建制宗法等级思想的一致性,都充分地表现在《春秋》一书里。 二是《论语》。关于《论语》的流派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论语系战国时孔子的再传弟子(据说是曾子、有子的门人)编纂而成,非孔子亲笔。康有为认为,《论语》虽出自孔门弟子之手,战国时儒分为八,则难免“各尊所闻,各明一义”,就难免有战国儒者的一些观点掺杂其中。因此,《论语》尚不足以尽孔学的全貌。 三是《易经》据《史记》载,《易经》的一些卦象辞、爻象辞是孔子亲作。孔子的重要哲学思想反映在《易经》这部书里。这里附带说一下,《易》一般认定是殷末周初的作品,但后来郭沫若提出新说,认为《易》是战国初年的作品,姑存疑。 四是孔子删定的《仪礼》十七篇及其他礼学著作。孔子生前大声疾呼以“复礼”为己任。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正名分的思想,在《春秋》中已有充分表述,《春秋》不妨说就是一部礼学著作。《仪礼》十七篇,其中最重要的是《丧服礼》一篇,孔子弟子卜子夏特为之作传,其中亲亲尊尊长幼男女有别那一套规定得最具体清楚。此外,阐明孔子礼学的,还有汉时儒生所编的《礼记》一书。此书有些篇目如《中庸》、《礼运》,记载孔子一些言论,其价值不低于《论语》,可以补《论语》之不足,明《春秋》之未尽。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明白:孔子自己确实没有专著,孔子多借整理古籍或史料寄托自己的思想;再就是孔子后学追记下孔子的一些语录,片言只语在所难免。凭书籍研究孔子,由于根据不一,理解各异,见仁见智,发生争论是极正常的。因此,要研究孔子,弄清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十分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2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论语·季氏》〉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己,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莫先?”他直接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谓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但他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待礼法,对周礼作了损益。他认为礼不仅仅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定。 礼作为形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子路》)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仁”这一新的观念。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 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类的存在。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成就理想人格。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如果说礼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体系的核心和实质。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 孔子在评论他的两个学生时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因为无论是“过” 还是“不及”都离开了中道,这也就是说只有排除极端,维系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和平衡才算达到中庸。他还指出,礼是衡量中庸与否的具体尺度。他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这样,孔子便把“礼”、“仁”、“中庸”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是孔学的基本框架。 孔子认为,“礼”、“仁”、“中庸”等观念的形成,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名言隽句,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他创立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于天道谈得不多。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孔子没有明确否认传统的天命观念,他在不得志或懊丧的时候,曾发出这样的感慨,“道之将行也歇,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但他并没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把天描绘为四时交递、万物繁衍的自然过程,一点也没有神秘色影。对于鬼神,孔子则抱着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态度。学生向他请教神鬼方面的问题,他含糊其辞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在他看来,现实的此岸世界比虚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无神论观点,但也表现出相当鲜明的理性精神。这就在天命鬼神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开始分化。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在这八派中,以孟柯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苟况为首的“孙氏之儒”在理论上的贡献较大。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