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经济生活怎样教

新课改经济生活怎样教

经济生活新课改的问题与对策
回浦中学:王明山
一、问题
问题一:关于教材
1、新教材的特点
一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理论为支撑,体现生活性。
二是.教材设计注重学生探究,体现开放性。教材版面设计编排呈现新颖性。
三是教材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性。
2、新教材的问题
一是宏观知识具有体系性,但有些微观知识展现具有突然性
如、教材第5页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出现;教材第7页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教材第7页的框题中写到“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问: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旧教材讲完商品流通时出这个题目没错,因为那是讲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之后。而现在教材发生了变化,商品的内容放到了后面,学生在没有学习商品的有关知识就出这个题目,教师讲起来难度很大,学生即使能记住,但也难真正理解其内涵;教材第11页汇率问题和人民币稳定的意义教材第16页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是教材所强调的重点与教参的分析及浙江省的课标的不一致
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三是新课程淡化了理论,打破了原有的理论体系,表面上看好像简单了许多,但实际上却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有的知识原理得出缺少具体推理的过程
如教材第15页价值量的决定。
四是课时要求与完成教学内容的冲突。
新教材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简缩本,每个题目背后都包含了许多知识点,课时不够用。如教材第35页基本经济制度,教材第41页公司的经营等。
五是有的教学内容全篇是要点,给学生的掌握增加了心理压力
如教材第32页的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材第47页的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材第66页的分配制度。
六是教材中新增加内容有的相当精彩,但有的难以把握
如教材第23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材第103页树立科学发展观
问题二、关于教师
一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与新课改要求的冲突,会出现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
教育改革与教师固有的价值观和教师实践的矛盾是影响新教材使用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从根本上改变是非常艰难的。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落后,也就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相当多的教师教育观念不适应。面对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重大变革,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进入到行动的“盲区”。有些人“旧瓶装新酒”,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如何把握教材的“度”。
高考的心理影响:鉴于中国国情,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要放在高考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问题,如果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不协调,那么课程改革成果也会功亏一篑。近几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达 400万人左右,但面对13亿的人口基数,我国的高等教育当前只能算处在“精英教育”阶段,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西方发达国家的那种“宽进严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必然带来高校入学的激烈竞争,进而使我国高中教学体系、考试制度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等都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挥之不去。同时,我国高中教学的评价标准体系要实现由单一的分数标准走向多元标准,目前形势下其阻力肯定是不小的,改革的道路将艰难而漫长。
但旧高考大纲的要求与新课标要求相差甚远,二者空间距离较大,教师普遍感觉不好把握。如果完全按新大纲的要求上课,等到新的考试大纲下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自己学生的高考成绩;如果还按旧的考试大纲要求上课,就要对新教材增加许多内容,这样做不但课时不够,而且还会失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
等的心理,从新课标的要求和参考书练习给出的样题来看,内容过于偏低、偏易,这是否符合将来的高考?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不是一般的水平考试。目前高考新大纲迟迟未出台,今后的高考到底怎么考,谁也说不清楚。一些教师采取了观望的态度,走一步看一步,小步走,稳步走,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出了各自的调整。
问题三、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
一切知识都要学生亲自探究吗?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有多大?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唯一学习方式吗,
课堂气氛是否越活跃越好,
一定要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吗,
教师是否讲得越少越好,
教学如何评价。
问题四、关于社会
家长、社会的认同问题,新课程改革遭遇的种种困难也是始料不及的,如耗时太多、影响学科教学进度,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员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认为老师和学生开展活动性课程是“不务正业”,“麻烦制造者”。在目前状态下,从事活动性课程的老师和学生面临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不同程度的阻力和压力,而这必将影响到相关师生的积极性,影响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贯彻。
安全问题。 “出成绩,但别出事”
二、对策
一、观念更新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必须具备以下观念:
第一,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也是很多年以来就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还要建立教学民主的策略和规则,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可以说还远远没有形成。
1、现实反思。教师未能具备民主、平等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基本没有民主、平等的因子遗传下来,而家长制、一言堂、对权力的崇拜、等级观念可以说已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教学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的认识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对教学的定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说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永远是从属地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师生的平等,教师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备民主思想,这也导致了教学方式上的“一言堂”、“灌输式”。稍开明点的教师最多来点“启发式”、“讨论式”,但还是限定在老师设计的范围内。
2、现实需要。现在,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而如何将民主、平等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关键,一些实验区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现象恐怕与之有非常大的关系。
3、解决对策。如果没有了不平等形成的教师的权威,没有了师道尊严,没有了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控制,我们的教师是否还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否还能很好地组织教学?答案肯定是不唯一的,有的教师能做得很好,而有一些(恐怕数量不少的)教师恐怕很难适应,甚至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很难维持,教学质量更难以保证,这部分教师又很容易回到教学非民主化的老路上去。因此,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专业水平。当外在的权威失去后,当学生知道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和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当强权和体罚成为过街老鼠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去建立。当课堂向学生开放时,向学生的思维深处开放时,教师能不能驾驭得了课堂,就要看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而不是单单靠所谓的教学机智就解决得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不是靠学校规定学几本名著或什么读本就能解决的,这应该是教师的内在要求,应该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是终身的学习。二是教师要探索实行教学民主的程序、策略,同时要指导学生建立在分工、合作、讨论、交流时需要遵守的规则、规范和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也罢,讨论交流也罢,一定是出于学生内在的需要,而不能是教师出于教学的需要。] 随着规则的不断建立和内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纪律的要求就不再是禁止和惩罚,而是放在了注意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上,放在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吸收别人的观点,学会分工、学会协作。这种规则的确立一定是民主的,有利于全体同学的;而对规则的内化以至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规则看守一切”,在培养公民的民主精神和实施民主的规则方面,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第二,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首先要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教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包括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由自然或生活事件转化来的现实教材,以及传承人类文明的各种物化形态和非物化形态的等等都可视为教材;课程不再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也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在本质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死”的,而是动态的、创生的。很显然,上述三者的关系是依次包容的关系,即课程[教材(教科书)]。
不难发现,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囿于教科书的范围内,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是很难实现课程功能转变这一课改重要目标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这是前提、是基础。这种理解和把握表现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学科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明了知识的内涵及发展变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另一个是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即例子,也可以说是问题情境,这是由教科书走向教材进而创生课程的生长点,许多教师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找不到生长点。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生就成为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来只有一桶水还不够,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的话自己囊中羞涩如何与学生交流?而教育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在学校里年龄超过45岁的有多少人还能继续上课?又有几个人还能教好课?“医生越老越值钱,教师越老越不受欢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是教书的越不看书”,有多少教师能做到经常“与大师对话、与现实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对话”?又有多少教师能坚持记教育日记、写教学反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用在一些教师身上最为恰当不过了:教了一辈子的学,就只会自己所教的那一门学科的那一个学段的知识(教初中的是初中水平、教小学的是小学水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减退,参加自己所任教的那门学科考试也不及格;没有爱好,没有所长,一旦退休连个乐子都找不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应该是教师的身体力行,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否则就要被学生抛在后边,被社会抛在后边。
二、转变教学方式
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改变我们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转变学习方式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四、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本次课程改革,任何一项目标都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不是短时期内能转变得了的,它除了受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及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因而,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同样被认为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很难设想,用应试教育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能让教师产生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因此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被认为是具有核心意义的、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方式问题的一项工作。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方式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可以说为教学制度的改革、重建指明了方向,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建立符合上述精神的对教师的质性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应成为在课改前和课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即在课改前拿出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课改过程中进行实施、修改、补充、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5
按以前政治常识的教法,可以多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比以前少了的东西不用再补充,因为选修里还有经济的内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15
背就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