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工降雨后会下冰雹

如题所述

降雨剂过量时,就变成冰,从而形成冰雹。

人工降水,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人工降雨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进行农田抗旱或解决人畜用水以及森林防火的问题。它是气象部门直接开展抗旱的重要科技手段。人工降雨的缺点是短时间内造成空气中悬浮微粒增加1.5倍,造成短期内的空气污染,但大多对人体无害。人工降雨,就是向云体内补充足够的冰晶(催化剂),促使上升气流发展微小的水滴增大成雨滴或增加降水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3

人工降雨跟下冰雹是没有关系的,下冰雹是属于巧合。

人工降水,又称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冰雹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20
通俗点说 人工降雨就是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气态形式的水(即云)放出热量,从而变成雨,但当降雨剂过量时,就变成冰 也就是固态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