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年的古诗

如题所述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元日·玉楼春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8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感悟: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总称为宋词。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感悟:此诗是描写作者要赴长安应试那年元旦的情况。说自己年已四十尚未有功名奉禄,还在鹿门山隐居,整日跟随老农和牧童去劳动,据占卜今年气象好,都说是丰收年,暗祝自己今年去应试也该遇上好运。此诗平实亲切,时令和作为都写清楚了,好象作者的日记一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感悟:。《甲午元旦》诗分两大段,前四句写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第三句过渡,借分赠。买春钱”暗示旧年已去,新岁已来。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甲午元旦》全诗反映出他脱离官场后心情的恬静和愉悦。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
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感悟:这首诗再现了宋时吴中地区除夕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将千年前的除夕之夜描绘出来。诗的头两句“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既写出了民间守岁的习俗,同时也把人们迎接新年时的心理状态刻画......
第2个回答  2017-02-08
元日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追答

拜年

[作者] 文征明[朝代] 明代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

【作者】戴复古【朝代】宋代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