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题所述

首先,大家不要读的那么认真,我这不是学术性研究论文,喜欢看的看看就好,还有不喜勿喷。 初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就被文中洋溢的离别之殇感动的泪流满面:离开了法国,再也不能学法语。他们爱法国,爱法语,因此,韩麦尔先生恋恋不舍,小弗朗士难过和懊恼,还有镇上人们伤心至极。
但细细一读,发现自己是被钓鱼了。
《最后一课》总共出现了四个人名:小弗朗士(Franz),韩麦尔先生(Hamel),铁匠华西特(Wachter)以及郝叟老头(Hauser)。这其中只有韩麦尔是法国姓氏,另外三个姓氏都是典型的德国姓氏。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阿尔萨斯人本是德国人,本来就是说德语的。
想到这里,特意搜索了一下:阿尔萨斯原属神圣罗马帝国(德国前身),16世纪法国开始占领阿尔萨斯部分领土,17世纪法国彻底吞并阿尔萨斯,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根据《法兰克福条约》,阿尔萨斯重新回到刚刚统一的德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封建时代,阿尔萨斯虽然被法国统治,但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与德国更加密切。当时,阿尔萨斯学校用德语教学、报纸也只用德语出版。法国大革命粉碎了封建制度,法国中央政府才开始从文化上、语言上同化阿尔萨斯。到1871年,阿尔萨斯人口约150万,绝大多数是德国人,他们说的德语方言,属于上德语西部方言的低地阿勒曼德方言。当时,阿尔萨斯会说法语的人口不到四分之一。
洛林和阿尔萨斯不同。洛林是说法语的地方,而阿尔萨斯是说德语的地方。如果都德确实要描写法国民众离开祖国的伤感,那么以洛林为舞台显然更加合适。但都德偏偏让韩麦尔先生在说德语的阿尔萨斯上“最后一节法语课”,其中用心良苦值得深思。
由此可见,都德《最后一课》并非要表达阿尔萨斯人对法国的眷恋之情,而是要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 流着德国血脉、说德语的阿尔萨斯人,在被法国统治二百多年后,在即将回到德国怀抱的时刻,他们心中并没有回归祖国的喜悦,反而是无限的伤感。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抨击法国政府的洗脑政策,揭示阿尔萨斯人在洗脑政策下混乱的民族认同。
韩麦尔先生在课上强调阿尔萨斯人“是法国人”,却又说阿尔萨斯人“不会说法语”。看似前后矛盾,但其实却揭示了事实真相:阿尔萨斯人并非法国人,但法国政府拼命想用洗脑的方式把他们变成法国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