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的危害,以及鸦片战争的结果

如题所述

  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食大烟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食大烟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鸦片战争的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 :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双方共在寺内议约四次。8月29日,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满足了英国大多数的要求。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 (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军费,分24年付清)。 (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 (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 (6)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享有领事裁判权和传教权等。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署了《虎门条约》,重新规定了英国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从1845年起,比利时、瑞典等国家也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对英、法两国赔款600万两白银。1860年10月签订中、英、法、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确定了“借师助剿”的方针,从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上越陷越深。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夺取了许多利益,由此改变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具体表现是: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鸦片战争后俄国通过各种条约侵吞了1 50万平方公里的领十使中国遭受了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英国割占香港岛,建立了一个进攻中国的桥头堡,《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之后列强有在五口逐渐建立租界,这使得在中国东南沿海就出现了第一批半殖民性质的城市,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2.中国关税自主权被剥夺。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政府必须同英国政府商定,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这样中国海关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作用丧失,反而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工具。
3.巩同国防的重要权利---海关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也允许侵略者兵舰和商船巡行与各口岸,为殖民主义者的侵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
4.规定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首先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了清政府给一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其他国家都可以享受。此外,条约虽未提到鸦片贸易,但鸦片贸易实际以得到清政府的默许。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古老的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社会还能是封建社会吗?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地丰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大矛盾: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同,“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丰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
  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 8 4 0年鸦片战争到1 9 l 9年五四运动前的7 9年既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建立平等平均理想小农社会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的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乾嘉学派的一些读书人,也只是埋首故纸堆,绝口不谈政治,那时,中国思想“万马齐暗”死气沉沉。
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斗一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他们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0
鸦片的危害:1.损害身心健康;2.白银大量外流;3.吏治腐败,军队战斗能力下降。
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与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20
鸦片危害
损害身心健康;白银外流,财政困难(银荒);军队战斗力低下(兵弱)。
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