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949年产生的阶级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如题所述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代表人物: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
  特点:没有具体实践,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
  实践:洋务运动
  结果: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三、早期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四、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共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
  谭嗣同:《仁学》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平等;
  严复:译著《天演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与顽固派论战
  焦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实践:戊戌变法
  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五、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概况:
  标志:1915.9 陈独秀 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
  思想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六、孙中山“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
  实践:指导辛亥革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明确的反帝要求)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以三大政策为核心,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三)三民主义的特点:时代性、爱国性、纲领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