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无后座力炮

如题所述

二战德国无后座力炮

自从1933年希特勒独揽德国大权后,德国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开始了疯狂的军备计划。希特勒利用德国人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以及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开始了野心勃勃的行动。

德国的军备计划吸收了当时世界上各种先进的军事科技,无后坐力炮就是其中之一。德军研制出了多个型号的无后坐力炮,如75毫米LG40型、105毫米LG40和150毫米LG42等。

尽管无后坐力炮的性能相当出众,但由于德国战争资金有限,整个二战期间德军只生产了1500门无后坐力炮。这些炮主要装备德军空降兵,在法兰西会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北非战役以及1943年后东线防御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无后坐力炮的设计思路与美国的几乎完全不同,德国的无后坐力炮注重射程和榴弹重量,而美国的则注重直射性能和精确性。

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是世界上第一种参加实战的无后坐力炮。1937年,德国著名火炮生产商克虏伯公司开始为德国伞兵设计一种轻型无后坐力炮,以解决伞兵在战斗中火力不足的问题。该炮设计在1940年被德国军方采用,并最初命名为LG1,后来根据年份改为LG-40。

该炮口径为75毫米,炮口初速365米/秒,火炮全长750毫米,炮膛长458毫米,炮膛内刻有28条向右旋转1/52度的螺旋膛线,炮尾部采用水平滑行击发结构,火炮俯仰角为-15至+42度,射界为20至360度,最大射程为6.8公里,战斗全重为145公斤。

尽管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轻巧且性能优异,但在整个二战期间,只生产了653门。这些炮主要装备少量精锐伞兵部队和山地部队。

经历了1941年的克里特岛战役后,德军伞兵对75无后坐力炮威力不足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促使克虏伯公司进行改进。改良后的LG40/105无后坐力炮横空出世,相较于之前的版本,105毫米的LG40重量增加至388公斤,总长度与前者相比仅有1米9,其有效射程为7950米。

德国无后坐力炮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生产数量有限,但仍对德军的战斗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德国野心勃勃的军备计划中的一部分。

德国在蒙特卡西诺战役中使用了10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该火炮有着1.902米长的炮身和388公斤的战斗全重,最大射程为7.95公里。火炮的俯仰角可以从-15度到+40度调整,炮口初速为335m/s,总产量为528门。

而150毫米LG42无后坐力炮则是在克里特空降战役中遭受重大伤亡后,德军对于空降部队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该火炮的口径为150毫米,炮身长2.6米,炮弹重38公斤,发射药包重7.1公斤,炮口初速为290米/秒,最大射程为6.5公里。由于德国没有再大规模使用空降兵,并且未对后坐力炮的生产进行扩大,因此150毫米LG42无后坐力炮也在1944年夏季停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