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11月26日,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在上海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

胰岛素有什么作用呢?

胰岛素是一种降血糖激素,而且是体内唯一的一种降血糖激素,胰岛素也是一种促合成激素,能够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

胰岛素,它主要是促进体内蛋白质、脂肪、水盐、电解质三大物质代谢,使血糖转化为能量,提供体内的能量,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时候,或者有胰岛素抵抗,体内血糖就会增高,就需要外源性的胰岛素来进行降血糖,提供体内的能量,使体内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胰岛素分为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当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作用相对或绝对不足时,就会出现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严重的患者大量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机体进行脂肪分解供能,患者会出现口渴、多食、消瘦等症状。

使用胰岛素以后患者体重会有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如下几点:

1、血糖得到控制,血糖高的患者会出现多食、消瘦的症状,血糖控制以后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不减少进食量,就会出现体重增加。

2、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能够促进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使用胰岛素容易造成患者体重增加。

3、饮食、运动因素,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应当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尤其是当血糖得到控制以后,如果不减少饮食量就会出现体重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4

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胰岛素是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的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存储。

一,对糖代谢的影响。它能够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可以使血糖降低。

1.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至细胞内,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葡萄糖转变为六磷酸葡萄糖,从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及氧化。

2.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原,减少糖原的异生。

二,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胰岛素抑制脂肪的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三,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胰岛素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

四,胰岛素还可以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及三磷酸腺苷的合成。

第2个回答  2021-11-27

在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就像妖魔一样,几百年来疯狂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患者只能坐以待毙。许多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瘦如骷髅,形如侏儒,还未成年便夭折。那个时候,糖尿病约等于死亡,除了煎熬等死别无他策,患病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4.9年。

霹雳一声震天响。胰岛素的问世,彻底改变了糖尿病人的生存状况。

一、第一代胰岛素

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的医生先后从狗和牛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并用于一个已经患病两年且医生已经放弃治疗的小男孩身上,结果奇迹出现,这个小男孩病情立即好转,不久就痊愈出院。

但是,这些胰岛素是将牛、猪等动物的胰腺取出后烘干再提取,可想而知产量实在太低因此价格奇高,即使将全世界动物的胰腺都取出来也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而且这些胰岛素毕竟来自于猪、牛等动物的胰岛,与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第一代胰岛素存在的问题概况为:1、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临床应用;2、降糖效果并不稳定,作用维持时间短,需频繁注射;3、酸性溶液,导致注射部位疼痛;4、制剂不纯,易发生过敏反应和注射部位脓肿。

二、第二代胰岛素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完全仿照人胰岛素的氨基酸结构人工“组装”胰岛素,开启了胰岛素的工业化生产新时代。第二代胰岛素的结构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所以没有过敏性和耐药性。降糖效果明显改进,不良反应显著减少。

第3个回答  2021-11-27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普通胰岛素;胰激素;因苏林;正规胰岛素;短效胰岛素
英文别名:Insulin;RI;Insulyl;Crystalline Insulin;Regular Insulin
来源含量:本品系自猪胰中提取制得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多肽类物质。按干燥品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27单位。每1单位相当于胰岛素0.0345mg。
制法要求:本品应从检疫合格猪的冰冻胰脏中提取。生产过程应符合现行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发现
显微镜下的胰岛 beta 细胞
显微镜下的胰岛 beta 细胞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主治直至80年代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 。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
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一代胰岛素-动物胰岛素
1921年弗雷德里克·班丁(Frederick Banting)与约翰·麦克劳德(John Macleod)合作首次成功提取到了胰岛素,不同种族哺乳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稍有差异,其中猪胰岛素与人的最为接近。动物胰岛素是最早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注射制剂,一般是猪胰岛素,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存在1至4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容易发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胰岛素过敏反应,并且由于其免疫原性高,容易反复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
第二代胰岛素-人胰岛素
20世纪80年代,人们通过基因工程(重组DNA)转基因酵母(啤酒酵母.毕赤酵母或汉逊酵母)或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出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其结构和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
对比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较少发生过敏反应或者胰岛素抵抗,所以皮下脂肪萎缩的现象也随之减少;由于人胰岛素抗体少,所以注射量比动物胰岛素平均减少30%;人胰岛素的稳定性高于动物胰岛素,常温25℃左右常温可保存人胰岛素4周。
在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上不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需在餐前30分钟注射、有较高的夜间低血糖风险。
第三代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
20世纪90年代末,在对人胰岛素结构和成分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对肽链进行修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胰岛素肽链上某些部位的氨基酸组合;改变等电点;增加六聚体强度;以钴离子替代锌离子;在分子中增加脂肪酸链,加大与白蛋白的结合,均有可能改变其理化和生物学特征,从而可研制出更适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similitude)。胰岛素类似物可紧临餐使用,也称为餐时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2-04
通过了解得知胰岛素的作用如下:

1、降血糖:胰岛素能作用于细胞膜,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外周特别是在脂肪和肌肉内的利用。

2、对肝糖元异生:肝糖元分解和肝糖元异生作用受抑,并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蛋白质、糖元和三酯的合成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是降低周围血循环中的葡萄糖。

3、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胰岛素有促进糖元合成和碳水化合物氧化的作用,因而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虽然人体内糖元合成和碳水化合物氧化在无胰岛素的情况下仍能进行,但需要较高的血糖浓度。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反应能在正常的血糖浓度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4、对蛋白质代谢:胰岛素可以抑制由氨基酸转变为碳水化合物的糖元异生作用。

5、对脂肪代谢:在正常情况下,脂肪代谢也需要胰岛素的作用。当胰岛素缺乏时,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利用,脂肪在肝中沉集,肝糖元贮存空虚,糖元异生作用加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