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名与音名的历史

如题所述

音乐的世界充满了丰富的符号系统,其中唱名与音名是其基石。我们熟知的唱名,如1234567,其实源于意大利学者圭多在10世纪的创新,他的灵感来源于赞美诗“Ut queant laxis”,将第一音符对应于唱名"ut",后来演变为"do",因其易于发音且象征主音。圭多的发明不仅简化了音乐教育,还深远影响了音乐史的进程。

英国音乐家莎拉·安娜·格洛弗进一步发展了唱名系统,她将7音定为"ti",并创立了诺维奇唱名法,这在1835年的出版物中大放异彩。她的创新不仅包括唱名,还包括了最早的口琴——类似glockenspiel的25键乐器,为口琴音乐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唱名法在不同的音乐领域中各有特色。固定调唱名法,以"do"为中心,主导了古典音乐的旋律表达,而首调唱名法则在民谣和流行歌曲中体现个性。电吉他和爵士乐则更多地采用音名,早期音乐家依赖听觉和记忆来演奏。

音名的发展与音高符号的演变紧密相连,虽然圭多最初使用希腊和罗马字母表示音域,但与现代音高符号存在差异。音名的发明与圭多的名字深深相连,尽管关于其确切发明时间的争论仍在持续,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无可动摇。

在音名的普及过程中,不同语言和文化区有着各自的表达方式。例如,英美用sharp和flat表示升降,而德国则使用-is和-es。赫姆霍兹音高记谱法和科学音高记谱法,如音名加上数字或频率信息,为音乐理论和作曲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尽管在教学和软件中存在不一致,但赫姆霍兹记谱法因其简洁性和科学性,通常被广泛采用。

在此历史长河中,音乐与科学的交汇也产生了独特的故事。约瑟夫·索沃尔,科学音高记谱法的奠基人,尽管身体残疾,却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沙特尔公爵的赞助和音乐家Loulié的合作,推动了音乐理论的革新。尽管两人间存在分歧,但索沃尔的贡献被历史铭记,被誉为"声学之父",他的和蔼和乐于助人的精神,直到1716年他的离世,仍熠熠生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