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语表达重要性

如题所述

培养小学生口语能力是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也是新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人性化教育的要求。对小学生口语的训练与培养有利于小学生思维的转化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好地让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口语表达;现状;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个好的表达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能力需要。根据新一轮小学语文教改的客观要求,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它试图扭转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读写而轻听说的教育模式,并结合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以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来达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所谓的口语交际能力,即通说特定的口头表达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当事人双方双向互动的产物。因为随着表达随意性的增加,所产生的语句带有歧义性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这点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中要尤其注意;其次,口语表达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它需要说话人与听者之间默契的配合,听者要不时的通过眼神或肢体语言对讲话人所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反馈,这样才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语言表达过程。
  一、口语表达的现状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没有头绪,说了很长时间,想要表达的意思还是说不请楚,不能做到我口表我心。过去,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语交际,导致很多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都很欠缺。
  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是我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0.4%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一起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这个整体,是不可或缺的四大版块之一,39.6%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不能成为独立的一块,而只是附属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为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打基础。[1]说明还有2/5的教师对口语表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令人十分担忧。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一个人际交往频繁的时代。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能流畅地表达也是不完美的。“口舌”将是未来社会立足的必要条件。
  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后,现今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显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一起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这个整体。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位置。没有口语教学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只有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了,才可谈得上语文能力的提高。学校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是我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7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于一般人而言,在人的一生中,使用口头语言的几率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使用书面语言又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之上,是口头语言的提高和升华。无论是作为一名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还是在社会中的就业者,能准确、熟练地使用语言,对其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特别对于学生而言,使用好口头语言,对其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以及其他学科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凡是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他(她)的口语表达能力基本上都比较强,说话清晰,条理清楚,能抓住要点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语文学得不够理想的学生往往在说话时特别是回答问题时总是结结巴巴,言不达意,不能抓住要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带来帮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上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对照课标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训练,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但大多数语文教师会忽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当然,语文课的教学头绪多,任务重,语文课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生口语表达也是情非得已的事。

其实,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并不用我们语文教师去多么刻意地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而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起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训练内容,如在一些课文后面的习题中有关于“复述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单元练习中“口语交际”等,都是非常好的训练机会,我们教师应牢牢把握这样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千万不能课堂上找一两个学生走过场,然后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布置了事,甚至不反馈检查。在语文课上,还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严密性,逻辑性,要不怕啰嗦麻烦,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话说完整,即使前面有学生说过了,如果是同一个话题,也要重复一遍后补充进自己的内容。这种做法看起来显得画蛇添足,时间长了,更加啰啰嗦嗦,但这样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一定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的意识,不会出现到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向老师报告自己要上厕所时说:“老师,小便。”的笑话来。

重视各年级段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各《学段目标与内容》五项指标之一,可见对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各学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教学中,在第一学段,老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相对比较重视,这一阶段也可看做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期,应该严格要求,加强指导,让学生把自己的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到第二三学段,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实,无论在哪个学段我们都不能放松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让学生口语表达时更完整,更准确,并具有一定的表达技巧,让人感觉到“会说话”。

2、与各学科教师紧密配合,抓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也是其他学科老师的份内事,只不过口语表达能力属于语文素养之一,所以让其他学科的老师感觉跟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一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去调节,争取得到其他学科老师的支持和理解,共同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其实,在数学学科中,数学老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比较突出的,不过,他们更关注学生的数学语言和逻辑思维,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让其他学科的老师知道,学生口头语言能力强的话,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即使非核心课程的老师上课也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让所有老师都认识到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对文字不宽容!如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大语文能力培养,相对来说,我们对孩子的‘听’与‘说’方面的要求比‘读’和‘写’宽容得多了。虽然对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听和说的机会远远大于读与写,但我们照样执拗于文字表达,实在因为表现为‘空间’而非‘时间’性的,因而可以便利地将此作为衡量其表达水平高低的凭据。”(郑洁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别让孩子们失语”)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包括各学科任课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不宽容”。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口语表达的环境和氛围

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除了语文课堂教学和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把和任何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看成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间与学生漫不经心的拉家常,开展活动前听取学生的建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家访,电话聊天……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机会,教师应“润物细无声”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爱说话,喜欢说,成为 一只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当然,创设浓厚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效果显得更明显。讲故事比赛、班干部竞选演讲、超级辩论会、主题鲜明的班队会……都是非常不错训练机会。当然,这样的活动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往往应该一个主题成为一个系列活动,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四、激发兴趣,树立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之母;而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得到教师的充分尊重,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和树立。学生有了自信心,才敢于自主地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不敢发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怕自己发言不好被老师批评和受同学嘲笑,所以,在一些学生身上形成越不敢发言口语表达能力越差,口语表达能力越差越不敢发言的恶性循环现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敢说。在班级中应该形成一种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只要学生能发言,就要给予表扬,特别是那些胆小的学生,更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班级中不允许出现嘲笑同学发言的现象发生。其次,要让学生想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说的愿望与需求,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认识和发言,让学生喜欢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对老师而言是幼稚甚至可笑的)。三是要让学生会说。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适时点拨,委婉地纠正学生的发言,“我觉得这样说更好些,你认为呢?”“要是……就更完美了。”要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发言已经很好了,如果再进行一些改变,那就更精彩了。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自信心,使学生的发言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上来。
第2个回答  2020-10-27
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最佳时期,是学生获得语感,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思维良好时期。口头表达能力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但要善于表达、精于表达,更要口语表达得简练、正确、规范。可以说,良好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基本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呢?小学生暑假夏令营推出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营造宽松环境,激发说话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愉快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热情,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生的口语训练与培养中,老师要注意诱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喜欢游戏、爱争强好胜,喜欢游戏性、趣味性强的东西,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游戏活动等学生喜欢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说话。如举行讲故事比赛。小学生大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也喜欢给别人讲故事。我就经常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看看谁讲的故事生动、好听、有趣。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但煅炼了勇气,提高了兴趣,还较好的培养了学生说话能力。
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读音,掌握语速的快慢、单调的高低、语气的舒缓,丰富学生的词语,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朗读多了,学生的字、词、句积累多了,学生的语感慢慢地增强了,话自然而然就能脱口而出。
语文老师是学生接触和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人,老师说话和朗读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说话语音准确,吐字清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有条有理,这样的表达不但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老师充满感情的话语更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的美好感受,自然而然就会激发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因此,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和学生交谈,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角度来说,老师在朗读或和学生的交流中,都要表达的规范、正确、吐字咬音要准确,感情色彩浓厚,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的兴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