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藏在书皮里照片上的那个人是安杰的白马王子吗?

如题所述

闲来无事,又看了一遍《父母爱情》,这部剧改编的相当成功,剧情非常吸引人,演员也演技在线。所以才会成就一部霸屏的热播剧。

这部作品很有味道,不少观众都说,尽管已经看了许多遍,但却依然不腻,并且似乎每刷一遍都有一些新的感悟。还有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底就是那张藏在书皮里的照片。

照片的出现

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照片是安杰的同学,毕业的时候,这张照片是离别的赠物,却一直没被发现,而毕业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这张照片夹藏在《安娜卡列尼娜》的书皮中,直到后来被小女儿江亚宁发现。

照片上面是一个穿西装的陌生男青年,照片背后写着一行英文,下边的落款是1948年6月。

怎么也想象不出安娜有多漂亮的亚宁这回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她和亚菲猜测,穿这种衣服的人一定是坏人,还写着谁都不认识的洋文,时间是在万恶的旧社会,那么——咱妈不会是国民党特务吧?

单纯的孩子们被这个推断吓了一跳,于是,她们把照片交给了爸爸,引来了江德福和安杰的一场信任危机。

毫无疑问,这位英俊的男士,应该是安杰的一个仰慕者,而从安杰的反应看,她要么是忘了这张照片的存在,要么是根本不知道这本书里藏着这样一张照片,否则,她也不会主动提出让女儿去拆书皮。

还有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这个人和安杰的关系,那就是安杰的年龄。


从剧情看,安杰得五十岁生日和孟政委作报告的时间节点很接近,而孟政委是六届人大代表,六届人大是在1983年召开的。

那么安杰的出生年份,要么是1933年,要么是稍早一些的1932年,1948年时,她刚刚十五、六岁。

有一次江德福戏问安杰,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啊?安杰回答:我是教会学校毕业的。

搜了一下“青岛教会学校”,竟然真的有这所学校,说它开启了青岛女子教育的先河。所以安杰和安欣才会有那么高的文化素养,懂洋文,会跳舞,甚至连她们的嫂子,都懂送鲜花代表的花语、吃西餐的礼仪,和精细的餐桌摆盘艺术,估计这些西方文化,都是从教会学校里学来的吧,同样有学问的老丁就不懂这些,因为他接受的是中式教育。

照片哪里来的呢

十几岁的女学生安杰,样貌好、家世好、既聪明又大方,这样的女孩子,放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于是就有优秀的男子(看照片比安杰大)为之心动,又或许是因为她年龄太小不敢唐突,所以用这种送书夹藏照片的方式,婉转地表达爱意,而安杰也从没打开过书的包皮,所以压根没发现这个秘密。

对于这个推断,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只可惜剧里面给出的线索太少,这个男子后来的遭遇和处境我们已经无迹可寻,总之,他们终究是彼此错过了,要不是亚宁执着地想要看安娜有多美,或许这个秘密,安杰永远都不会知道。

错过了白马王子,收获了一枚军界“霸道总裁”加“护妻狂魔”,安杰这辈子,也值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0

安杰跟江德福两人之间的爱情让人羡慕,本来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居然走到人生的最后,而且是这样的互相欣赏,这种幸福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可是,在安杰的生命里,江德福可不是出现的唯一一个男人,还有另外一个男人曾经也让安杰的内心激起了涟漪

这个人是谁呢?他虽然没有出现在剧中,但是他出现在了照片里,没错,就是那张藏在《安娜卡列尼娜》的书皮里的男人照片!

那张黑白照片里,男人样貌姣好、行为端庄、穿着时尚,一看就不是来自普通人家。

照片的背后写着“Miss An”还标着日期,1948年。安杰跟江德福的相遇大概是五十年代初期,由此推算那个男子应该是出现在安杰还是上学或者刚毕业的时候吧!从那男子的穿着看,应该是跟安杰一样的出身,可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又为什么再没出现过?他跟安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或许这个男人曾经是跟安杰一同长大或者比较相熟的男子,更或许曾经那个男子牵动了安杰的少女心,还有可能那就是安杰的初恋。

只不过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公开,就连安杰的家人都不知道,后来那个人远走他乡而且再也没有回来,那张照片应该就是他留给安杰的念想!安杰选择把这张照片放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封皮里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注定不能收获好的结果,干脆就此放手吧!

那个男人给了安杰美好的爱情想象,可江德福的出现让安杰意识到了现实的婚姻和想象里的爱情是不一样的!

她选择了跟江德福这样务实的好男人结婚,她选择了接受现实的情况,她跟那个男人的感情早已成为过去了,不过他曾经给她的美好感觉在安杰结婚之前又再次出现了。安杰一直幻想着有个穿着白西装打着红色领带的绅士男人可以温柔的在她耳边说着“Miss An,I love you”,可是眼前的江德福却是个十足的大老粗哪里会懂得这些浪漫呢,所以安杰犹豫了,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爱情吗?

第2个回答  2021-01-24

从小说到电视剧,《父母爱情》改编得非常成功,演员、剧组都很给力,所以才会成就一部霸屏五年久演不衰的热播剧。

这部作品很有味道,不少观众都说,尽管已经看了许多遍,但却依然不腻,并且似乎每刷一遍都有一些新的感悟。


这应该跟制作手法有关,对于很多细节,剧中的处理和表达是很隐晦的,比如说丛校长那令人心酸的“不剃头”。

还有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底就是那张藏在书皮里的照片。


亚宁偷偷地看《红楼梦》,安杰知道了很惊喜,为了鼓励她多看书,从床底下拖出了自己的书箱。亚宁很快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书中女主人公的美无限向往,苦于那个文化资源匮乏的时代,她始终无法想象安娜到底有多美。在跟妈妈的交流中,安杰告诉她可以把书皮拆下来看看书的封面上有没有画插图。


亚宁怀着满腔期待小心翼翼地拆下了小说外边包着的书皮,结果发现里面竟然夹着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穿西装的陌生男青年,照片背后写着一行英文,下边的落款是1948年6月。


怎么也想象不出安娜有多漂亮的亚宁这回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她和亚菲猜测,穿这种衣服的人一定是坏人,还写着谁都不认识的洋文,时间是在万恶的旧社会,那么——咱妈不会是国民党特务吧?


单纯的孩子们被这个推断吓了一跳,于是,她们把照片交给了爸爸,引来了江德福和安杰的一场信任危机。


毫无疑问,这位英俊的男士,应该是安杰的一个仰慕者,而从安杰的反应看,她要么是忘了这张照片的存在,要么是根本不知道这本书里藏着这样一张照片,否则,她也不会主动提出让女儿去拆书皮。

还有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这个人和安杰的关系,那就是安杰的年龄。


从剧情看,安杰得五十岁生日和孟政委作报告的时间节点很接近,而孟政委是六届人大代表,六届人大是在1983年召开的。

那么安杰的出生年份,要么是1933年,要么是稍早一些的1932年,1948年时,她刚刚十五、六岁。

有一次江德福戏问安杰,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啊?安杰回答:我是教会学校毕业的。

搜了一下“青岛教会学校”,竟然真的有这所学校,说它开启了青岛女子教育的先河。所以安杰和安欣才会有那么高的文化素养,懂洋文,会跳舞,甚至连她们的嫂子,都懂送鲜花代表的花语、吃西餐的礼仪,和精细的餐桌摆盘艺术,估计这些西方文化,都是从教会学校里学来的吧,同样有学问的老丁就不懂这些,因为他接受的是中式教育。


十几岁的女学生安杰,样貌好、家世好、既聪明又大方,这样的女孩子,放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于是就有优秀的男子(看照片比安杰大)为之心动,又或许是因为她年龄太小不敢唐突,所以用这种送书夹藏照片的方式,婉转地表达爱意,而安杰也从没打开过书的包皮,所以压根没发现这个秘密。

对于这个推断,疏影觉得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只可惜剧里面给出的线索太少,这个男子后来的遭遇和处境我们已经无迹可寻,总之,他们终究是彼此错过了,要不是亚宁执着地想要看安娜有多美,或许这个秘密,安杰永远都不会知道。

还记得与江德福结婚之前的某个夜晚,安杰与姐姐聊天,不无失落又满怀憧憬地幻想,有一个属于她的白马王子,穿着白色的西装,打着红色的领带,在她耳边轻轻地说:Miss ANN ,I love you !


她却不知道,有一位白马王子,早已几年前就对她说出了这句话。

错过了白马王子,收获了一枚军界“霸道总裁”加“护妻狂魔”,安杰这辈子,也值了。

第3个回答  2021-02-06
是安杰的同学,同时也应该是安杰心中的白月光了。
第4个回答  2021-02-06
藏在书皮里的那个男人是安杰的初恋情人,所以江德福知道之后才会和安杰吵架,喝醉酒之后还问安杰为什么留着这个男人的照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