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张尧浠;日本90年代楼市泡沫破裂是政府捅的吗?后出现通货膨胀了吗?是如何调控保障民生的?

经济学者张尧浠;日本90年代楼市泡沫破裂是政府捅的吗?后出现通货膨胀了吗?ZF是如何调控保障民生的?

说日本90年代初楼市泡沫破裂是政府捅的,那也只是在推卸责任,本身的根深蒂固的土地只会升值不会贬值的逻辑才是最主要的杀手,虽然从1989年中期直到1991年7月为止,日本央行一直采用紧缩政策。
加上战后日本住宅建设以及日本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的快速发展,还有日本土地的稀缺性,房产消费的盲目性,“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里,美元贬值,日元平均每年升值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使人们相信在日本土地价格永远上涨的神话。
但是这样的环境下,具有这样的房产思想还是归于太重的。还有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明显是泡沫经济,破灭也是迟早的事情。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日本政府意识到危机,从89年中期开始提高贴现率并上调利率。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
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短期内地价暴跌50%。
所以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供需发生了逆转,日本政府采取的从严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的借款成本上升,打击了企业借款炒房的积极性。
楼市崩盘后民众要求的通货膨胀与贫富差距问题得以缓解,但经济体的血液,资金的运转停滞下来了。各个企业,因为所持的不动产,股票都大幅缩水,收益大幅缩水,也无法 从银行贷到的资金来运营日常经营活动,企业间的债务偿还也日益艰难。
zf当然就要开始稳定房价的继续崩盘和人民的情绪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日本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跨国制造企业。建立了符合老龄化社会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本金融资源和稀缺的土地资源才能投向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创新,而汇率大幅升值又迫使日本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最后实现了日本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凤凰涅槃。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