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颜色预警最厉害

如题所述

红色预警最厉害。

2007年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已施行。共十八条,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

这些颜色的图标正式的名称为气象预警信号,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 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扩展资料:

一、蓝色预警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 

霜冻蓝色预警信号: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

二、黄色预警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1] 

黄色暴雪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臭氧黄色预警信号:未来4小时内可能出现小时平均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或已经出现小时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续。

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中度危险,林内可燃物较易燃烧,森林火灾较易发生。

雪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影响的降雪。

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三、橙色预警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 

橙色暴雪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橙色冰雹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臭氧橙色预警信号:臭氧浓度超过120ppb。

森林火险橙色预警:高度危险,林内可燃物容易燃烧,森林火灾容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快。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四、红色预警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暴雪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红色冰雹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极度危险,林内可燃物极易燃烧,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火势蔓延速度极快。

雪灾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农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霾红色预警信号: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雷雨大风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警级别颜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14
天气预报预信号颜色依次为篮、黄、橙、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级严重。一般来说,在橙色信号以上,人们就不宜外出了,并且要做好防灾准备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7-31
一般来讲是红色, 而最容易被人眼看到的颜色是黄色
第3个回答  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