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战争工具

如题所述

这里介绍的很全面 ,请参考
http://www.doc88.com/p-6055582470814.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冷兵器的种类和性能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3世纪初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起,直到6世纪末隋统一止,其间经历了近4个世纪。在此期间,除了西晋灭吴以后的一个短暂时间外,我国都是处在若干政权割据的时期。

在长达4个世纪的动荡中,边疆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而北方汉人往往南迁,各统治集团的掠夺混战,不仅延长了分裂局面,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同时,也加速了兵器的更新发展。在这一时期,不但刺杀力更强的槊取代戟成为主要的长格斗兵器,而且军队的防护能力加强,一些新式铠甲、马具及重装骑兵也纷纷出现。并且,较之前代,吸收和运用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所有的文明。

1、 社会变革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后,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少数民族统治者挺进中原,各统治集团争权夺利,混乱不止。从而使兵器的发展较之前代有了很多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① 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兵器质量大为提高。一方面,在钢铁冶炼方面,已由块炼铁初级百炼钢阶段,发展到以炒钢料锻打的百炼钢,并出现“杂炼生?”的灌钢工艺。北齐时由晋代创造的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灌钢法造出了著名的宿铁刀,此刀钢质柔韧坚硬,经久耐用,可以“斩甲过三十扎”。另一方面,淬火工艺也日臻成熟,工匠已经掌握不同水质对淬火功能的影响,如《太平御览》所引《蒲元传》记载,诸葛亮令蒲元在斜谷造刀,他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火”,叫人取蜀江水,认为“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取水之人,归途中在涪江将水器弄倒,只得取八升涪水补进。蒲元用之淬刀,马上发现问题,“乃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犹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杂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头首服”。另外,此时还出现了用动物“尿”,“脂”淬不同部位的记载。尿中含盐,冷却快,淬刃部锋利;脂性凉,冷却快,淬脊部韧性好。

② 战争频繁促进了武器的革新。如此时的刀,刀形有了新的变化,江苏镇江东晋晚期墓出土的三把铁刀,其中一把长77cm的铁刀,无环首,而是向后代装把式刀转变,刀锋变阔,刀尖微翘,由原来狭直的斜方刀头向前锐后斜的形状过渡。另一把长46.5cm的铁刀出现云形护手,柄部有圆銎,可接长柄。又如此时的盾,从出土的持盾武士俑及敦煌壁画来看,此时的盾形以长方形大盾为主,中有脊棱,盾面正中饰以兽头饰,背面按有支架。另外,此时疾病最大的进步是马蹬的发明和马鞍的完备。

③ 防护能力的加强与重骑兵的盛行。这一时期,战争频繁,消耗大量人口。这使得各统治集团都更加注重对士兵防护能力大大增强。而由重铠甲防护骑兵装备了鞍,镫等马具并配备了“具装”铠的战马组合而成的重骑兵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军队主力。

④ 民族融合在兵器变化中体现明显,如从朝阳北栗北沟8号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朝阳袁台子晋墓和安阳孝民屯晋墓等出土的成套马具来看,鲜卑马具的制作走过了时代的前列。再如以善用槊而著称于世的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使得马槊在这时盛行一时。

2、 远射兵器

弩:魏晋以后重装骑兵出现,弩向着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重型弩弓发展,有神弩,万钧弩等名词,用绞车张开发射。所使用的箭也很长大,与长矛相似,每一射“辄洞穿三四人”。在南京的秦淮河里,曾出土5件南朝时期制作的铜弩机,形态和结构虽然与当时通用的弩机一样,具有外廓,悬刀,牛,枢,望山和牙,但是它的尺寸要大的多,弩机的铜廓长达三十九厘米,悬刀全长近二十厘米。如按发掘出土的汉代弩机与弩臂的通常比例推算,安装这种大型弩机的木弩臂,其长度至少在一百八十至二百二十六厘米左右,而所用的弩弓,则应长近四百三十至五百四十厘米。这样巨大的弩,一个人的力气是不可能张机发射的,应用绞车张开发射,它应是后代流行的车弩或库弩的前身。此外,据文献载三国时又有连弩,即可以连续发射的弩。但可惜没有实物出土。

镞:这时的箭镞,大都是用钢制成,特别讲求穿甲力,《晋书》载:“刘曜武力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子。”又“赫连勃勃以阿利性尤造五兵之器,精锐又甚,射甲不入,即斩弓人”。从出土实物来看,这时的箭镞,除了原有的菱形镞,还出现了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平头镞等形制。

3、 长格斗兵器

戟:汉代的“卜”字形戟发展到此时,横出的戟枝折而上扬成为戟刺平行的叉刺,整个戟成为一种双叉形戟。这种双叉形戟只能向前叉刺,丧失了传统的勾杀的性能,也可以说是向以扎刺杀敌的矛类兵器靠近,而这种丧失原来特色的改变,正表明戟这种兵器的衰落,再加之其不适于对付铠甲日益坚精的重状骑兵和具装铠的战马,但工艺却复杂费工,所以渐渐被槊所取代,而只在步兵中使用。东晋永和十三年冬寿墓壁画中,步兵装备着双叉形戟和盾,而重装骑兵,则执马槊。除此之外,戟本是中原汉族的传统兵器,而甲骑具装的兴起,与西晋以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分不开,而鲜卑族更是以善用槊而著称于世,这也是戟被槊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槊:槊即为骑兵用的矛,在汉代已是骑兵使用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戟。从敦煌285,296等窑的壁画来看,这时的槊一方面是柄部加长,据《释名》一书所记,汉时长丈八尺,到梁时制作的新式马槊,长两丈四尺,增长到汉槊长度的一倍多。另一方面是刃部增长而且制成两刃,因而增强了效能。

4、 短格斗兵器

剑:由于到东汉末年,剑就完全退出了实战行列,所以这时期出土的实物极少,且在壁画,画像石等材料中也少有反映。但从文献资料中可知,此时的剑只剩下两项用途了。一是在舆服制度中作为佩带饰的功能。于是只具有华美的外形就够用了,这样一来,从西晋起甚至改用木剑。《晋书•舆服志》:“汉制,自天子至于百管,无不佩剑,其右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之以木,贵者犹用玉首,贱者亦用蚌,金银,玳瑁为饰”。另一项用途是成为道教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陶弘景普通年间为梁武帝造神剑十三把,剑上分别刻有各种真人玉女名字,风伯雨师形,蚩尤神形,星辰北斗二十八宿等,就是突出的例子。从为数不多的实物来看,这时期由于与少数民族的兵器交流,剑的形制稍有变化,如北朝剑柄部较长,形制简单,剑格较宽。

刀:这时期,刀的形制和制造要求和汉代基本相同,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变化。由于重装甲的盛行,就要求有更大劈斩力的刀形出现,所以从江苏镇江东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刀来看,刀锋变阔,刀尖微翘,(以原先狭直的斜方刀头向前锐后斜的形状过渡)这就加强了刀的劈斩能力。而且有把刀做出三形护手格,并在柄部有圆銎,以便插装木柄,这说明了刀从前一时期单纯的短格斗兵器有向长格斗兵器发展的趋势,这也就是后来唐陌刀的雏形。另外,此时刀鞘上装置两个带孔的?,用以贯带将刀吊挂于腰间。这种佩带刀剑的方法最初流行于古波斯,这也反映了这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繁盛。

5、 防护兵器及马具

铠甲:这时铠甲较之前朝防护力大大加强,出现多种形制的新形铠甲,如《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三引诸葛亮《作刚铠教》:“敕作部皆五折刚铠”(甲片经五次迭锻而成)。曹植《先帝赐臣铠表》,列举了黑光铠、明光铠、裲裆铠、环锁铠、马铠等名目。(《北堂书钞》卷二十一引)。从各地出土实物和敦煌的壁画来看,西晋军队的甲胄主要为筩(筒)袖铠,把胸背甲片联缀在一起,肩部有不长的筩袖,护头的兜鍪两侧有护耳,前额正当眉心处稍有下突,顶部中心竖有长缨,此式传为诸葛亮时创制,实则东汉时已有之。“明光铠”一次的来源,据说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由于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两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马具:东汉时期,已经使用起部分防护作用的马甲,如保护马前胸的皮质“当胸”。到三国时期,文献中已记载有全副马铠。自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骑兵的作用大大提高,组建了人和马都披铠甲的重甲骑兵——“甲骑具装”,马铠的结构也日趋完备,并从此称为“具装铠”或“马具装”。具装铠有铁质的,也有皮质的,一般由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 保护马胸的“当胸”、 保护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以及竖在尾上的“寄生”6部分组成,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从辽宁出土的此时的鲜卑族墓中的马蹬,及有关武士俑来看,此时是出现马蹬,使得骑兵功效得到长足发展,但此时基本为三角形单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