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是哪国的?开凿年代是多少?

如题所述

中国的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1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 2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605年到隋朝灭亡) 3元朝时,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计划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2020年正式通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第一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二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第三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中国的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1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 2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605年到隋朝灭亡) 3元朝时,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