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2010

2010年的啊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30 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工整哦!(4分)
  miǎn kuí hú lún náo
  勤( ) ( )梧 ( )吞枣 阻( )
  yì cuò mì
  ( )扬顿( ) 静(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四字词语,相信你能行!(5分)
  久别重( ) 恍然大( ) 和( )可亲
  ( )崖峭壁 笔走龙( ) 独具( )心
  描写外貌:
  描写心理:
  三、按要求写句子,小心哦!(4分)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1分)
  反问句:
  ②淘气的云雀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1分)
  仿写句子:
  ③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他走向了成功。(1分)
  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④ 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1分)
  修改:

  四、语言积累、运用,加油哦!(共13分)
  1、填空:(6分)
  ①造物无言却有情, 。
  ② ,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③ ,不能动人 。
  ④珍惜自然资源 , 。
  ⑤ ,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⑥ 写一句课外积累的类似的句子:
  2、在小学语文第11册课本中,你最爱读的一篇课文是《 》,
  因为: 。(2分)

  3、你学习语文六年了,请把你自己学习语文最有效、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你是怎样学到这一方法的? 。(2分)

  4、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3分)
  ①万里长城是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 )
  ②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故乡》。( )
  ③《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贝多芬的作品。( )

  五、这个学期你积累了不少的诗词吧,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默下来,并说说原因。(4分)

  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

  第二部分:阅读(30 %)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5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 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 kōng kòng )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 冀)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yín yíng)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篮)布包,撮(chuō cuō)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1、划去文中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2、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在文中用“ ”划出来。(2分)

  3、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文中哪些句子直接点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请用“ ”划出来。(2分)

  4、从划线句子中,我体会到了
  (2分)

  5、文段中出现三处省略号,它们的用法是:( )(2分)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话未说完 C、语意末尽

  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它们想说什么呢?(2分 )

  7、在这一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2分)
  二、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15分)

  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朋友起得很晚,池塘已经游满了大大小小的鸭子,几只晚来的还拖着肥胖的身体在公路上摇摇摆摆,夹在稀疏的路人中显得有些滑稽。朋友恶作剧地走近鸭群,突然猛一跺脚,受惊的鸭子四处逃窜,“嘎嘎”地叫着,有的还张开翅膀,扑打着,来个个趔趄。

  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8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4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ì yánɡ dùn cuò ké sòu kuí wú chúfánɡ
( ) ( )( )( )

qǐn bùān xí bào yuàn juàn liàn kūjié

( )( ) ( ) ( )

2、形近字组词。(5分)

挠( ) 俏( ) 竣( ) 饥( ) 蜡( )

饶( ) 峭( ) 骏( ) 肌( )腊( )
3、选择正确读音。(4分)
(1)车夫挣扎(zhā zhá zā)着坐了起来,伯父给他敷(fū fú)上药,扎(zhā zhá zā)好绷带,又给他扎(zhā zhá zā)了一剂止疼针。
(2)参(cān cēn)加这次活动的人,文化水平参(cān cēn)差(chā cī)不齐,可动手操作能力却一个不差(chā cī)。
4、 把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①、月光正照在她那甜静的脸上,照着她挣得大大的眼睛。()()

②、尤其是每年讯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洪伟壮观。()()
5、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①别有深意()
A 分开
B 另外
C区分;区别
D差别
②身无分文()
A记录语言的符号 B刺画花纹
C自然界的现象D量词,旧时的铜钱
③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A崭新华美
B希罕的,新奇的
C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

6、用带有“清”字的词语填空。(3分)如:(清爽)的天气

()的溪水 ()的足迹 ()的汽水 ()的月光
()的回答 ()的叫声

6、先把词语补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使句子完整通顺。(7分)
不同凡( ) 余音绕 ( ) 古色古( )( )血搏杀 可见一 ( )
独( )匠心 妙笔生( )脍( )人口 巧( )天工雅俗共( )
我们可以用 ( )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 ( )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 ),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
6、按要求写句子。(9分)
(1) 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仿写连动句)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全成一句话。
文明的语言能够沟通人们的心灵。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3)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4)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5)五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6)他被评为了“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7、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填空(6分)
A、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作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可是对于普通百姓却爱护有加,这正如他自己所写的“ ”。
B、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如出自于《 》中的

C、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请你写出一句呼吁大家保护地球的标语: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1)“(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那猹却将身( )。反而从他的胯下( )了。”
这段话选择自课文《 》,作者是( )作者通过几个表示( )的词语,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美妙的海边夜景图,又通过几表示( )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那少年的( )与( )。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是
(2分)
(3)文言文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学期我们初识了《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子知道了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学习文言文方法,那么请鴡助释理解下面短文,把它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⑥?有朋⑦自⑧远方来,不亦乐乎⑨?”(3分)
注释:①子曰:孔子说。 ②学:学习 ③时习:时常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④亦:也⑤说音是(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⑥ 乎:吗?⑦ 有朋:朋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⑧自:从。 ⑨乐:开心、高兴

(二)课外阅读(16分)
① 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 ( ),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作用是( )
(2分)
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2)
3.第④自然段中画出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
表达了 。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5.理解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的意思。(5分)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 。(3分)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请在原文中用“——”画出来。(2分)

6.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拟人句(1分)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2分)
第2个回答  2010-01-19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一、 抄写。用楷书抄写下面一段话,要求做到行款整齐。(10分)
雪像洁白的花瓣从天宇飘忽而下,它仪态从容,给人以恬静之感;雪后的大地披上了银装,宛如宏丽的水晶世界,它景象万千,又引起人们无限美好的想象。

二、基础知识。(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kāng kǎi dàn shēng pang bó
( ) ( ) ( )
jǐn shèn qǐ tú wēi xié
( ) ( ) ( )
2、按要求写成语。(4+2+2=6分)
(1)有些成语,里面包含这一对反义词或者一对近义词,请你各写两个。( ) ( )
(2)在语文课上跟老师一起去过“鸟的天堂”吧,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请用四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1. 2. 3 4.
(3)每次坐进考场,我的心情都……请你用四个成语来形容
1. 2. 3 4.
3、默写本册书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中的两三个句(2分)

5、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禁发出了万分感慨……请你就此写两条公益广告词。(2+附加2=4分)
(1)
(2)
6、古人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考试以后,转眼就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了,你想给你家的大门、书房上分别贴上一副怎样的对联呢?(2+附加1=4分)
7、10月15日“神舟五号”上天了……你注意留心生活了吗?请你把你最近几个月内所看到、听到的国内、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写两条下来。(4分)
(1) (2) 8、语言实践。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注意语言得体。(8+附加2=10分)
奶奶:丁丁,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学得什么呀?
丁丁:
奶奶:哦,这是清代著名诗人郑燮的诗吧!你会背给奶奶听听吗?
丁丁:

奶奶:嗯,真不错!那么你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啊?
丁丁:
奶奶:竹子呀,人们称它是“岁寒三友”之一。你知道其它“两友”是什么吗?
丁丁:
奶奶:那你会背那“两友”的诗吗?分别背一首给奶奶听听。
丁丁:

奶奶:哎呀!真是我的好孙子!
丁丁:
三、请你耐心地把短文读三遍,再回答问题。(26分)
(一)乡间绿阴(3+2+3=8分)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桃树、李树、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汉字用“\”画去。
2、短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 )、( )、( )的各种树进行了具体描写。
(二)哨卡(4+3+4+3+4=18分)
在风雪迷漫的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zhuì duò)下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háo hào),发出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xíng háng),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上 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
“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zhù chù )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
(1)使人害怕恐惧。 ( )
(2)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 )
(3)因吃惊而发愣。 ( )
3、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或崇敬谁?为什么?

4、你最欣赏文章的什么语句、内容,请选择一处作简要评价。

5、古人云“学贵有疑”,你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请你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两个写下来(字词除外)。

四、习作。(两题任选一题)(30分)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1)聊天对象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日月、春风、花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2)文章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第3个回答  2010-01-18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kāng kǎi dàn shēng pang bó
( ) ( ) ( )
jǐn shèn qǐ tú wēi xié
( ) ( ) ( )
2、按要求写成语。(4+2+2=6分)
(1)有些成语,里面包含这一对反义词或者一对近义词,请你各写两个。( ) ( )
(2)在语文课上跟老师一起去过“鸟的天堂”吧,怎么样,有什么感受,请用四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1. 2. 3 4.
(3)每次坐进考场,我的心情都……请你用四个成语来形容
1. 2. 3 4.
3、默写本册书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中的两三个句(2分)

4、读完了《荔枝》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她对我的关心和疼爱,也想到了一句古诗 。(2分)

5、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不禁发出了万分感慨……请你就此写两条公益广告词。(2+附加2=4分)
(1)
(2)
6、古人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考试以后,转眼就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了,你想给你家的大门、书房上分别贴上一副怎样的对联呢?(2+附加1=4分)
7、10月15日“神舟五号”上天了……你注意留心生活了吗?请你把你最近几个月内所看到、听到的国内、国际新闻的主要内容写两条下来。(4分)
(1) (2) 8、语言实践。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注意语言得体。(8+附加2=10分)
奶奶:丁丁,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学得什么呀?
丁丁:
奶奶:哦,这是清代著名诗人郑燮的诗吧!你会背给奶奶听听吗?
丁丁:

奶奶:嗯,真不错!那么你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啊?
丁丁:
奶奶:竹子呀,人们称它是“岁寒三友”之一。你知道其它“两友”是什么吗?
丁丁:
奶奶:那你会背那“两友”的诗吗?分别背一首给奶奶听听。
丁丁:

奶奶:哎呀!真是我的好孙子!
丁丁:
三、请你耐心地把短文读三遍,再回答问题。(26分)
(一)乡间绿阴(3+2+3=8分)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拨),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桃树、李树、杏树……春(未、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汉字用“\”画去。
2、短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 )、( )、( )的各种树进行了具体描写。
(二)哨卡(4+3+4+3+4=18分)
在风雪迷漫的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zhuì duò)下悬崖。
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是先把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早上,将军还在山下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háo hào),发出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过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狂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xíng háng),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将军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你就这么带兵的?嗯?”上 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
“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zhù chù )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
(1)使人害怕恐惧。 ( )
(2)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 )
(3)因吃惊而发愣。 ( )
3、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或崇敬谁?为什么?

4、你最欣赏文章的什么语句、内容,请选择一处作简要评价。

5、古人云“学贵有疑”,你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请你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两个写下来(字词除外)。

四、习作。(两题任选一题)(30分)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1)聊天对象可以是亲友……也可以是日月、春风、花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2)文章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第4个回答  2010-01-18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zī xún liú lǎn kāng kǎi miǎo xiǎo méi tǐ dàn shēng

( ) ( ) ( ) ( ) ( ) ( )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6分)

处理(chǔ chù) 提供(gōng gòng ) 扁舟(biǎn piān )

磅礴(bó bé) 尘埃(āi ái ) 滥用( làn luàn)

三、辨一辨,组词(8分)

堵( ) 眠( ) 记( ) 旷( )

睹( ) 岷( ) 纪( ) 矿( )

四、在下列词语中填上一对反义词,使之组成成语(8分)

化( )为( ) 居( )思( ) 前( )后( ) 大( )无( )

南( )北( ) 瞻( )顾( ) ( )惊( )怪 七( )八( )

五、 将下列词语按要求归类(6分)

恐惧 凝神 清秀 苍白 清幽 微笑 吃惊 紧张

伤心 白皙 潮湿 僻静 生机勃勃 趾高气扬 面如土色

描写心情:

描写外貌:

描写环境:

六、选词填空(4分)

简单 简朴 简约

1.李老师家里只有几件日常的普通家具,陈设极其( )

2.总理的生活十分( ),睡衣总是补了又补。

只有……才…… 既然……就…… 哪怕……也……

1.( )刻苦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2.你( )不甘落后,那( )应该奋起直追。

七、连线(5分)

《墨梅》 陈 淼 迅猛地 摸进

《一夜的工作》 毛泽东 精心地 射击

《长征》 王 冕 悄悄地 分析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赵 明 认真地 发展

《桂林山水》 何其芳 疯狂地 保护

八、理解填空(14分)

1、《长征》中的“万水千山”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中经历的( )。( )则使人感受到红军蔑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诗中表现红军把种种艰险视为平常的豪迈气概的诗句还有( )。 ( )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4分)

2、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 ),多么(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 )。(4分)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为什么这样比喻,你对“母亲”怎样理解?(3分)

4、“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通过对邱少云外表的描述,你了解到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3分)

阅读思考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
许多同学跑进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 老师 老师 老芭蕉病得厉害 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 抬起头来和蔼地说 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给了小芭蕉
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 )。”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业,她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写着:“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文中空下来的老师的话应该是( )(2分)
A、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B、是的,老芭蕉多么可怜啊!
C、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D、唉,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2、短文中缺少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3分)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哺育( ) 茂盛( )(4分)

4、联系上下文解释。(2分)憔悴:
5、“不会,她心里一定很快乐。”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3分)
6、这篇文章以( )比喻( ),歌颂了( )。(4分)

综合实践
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许多梦想吧,你希望这些梦想变成现实吗?今天就给你的梦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吧!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把题目补充完整,400字以上。(25分,题目占2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