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功业

急需福建南安郑成功的伟大功业

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嘹望。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
    1630年,郑成功随叔芝燕回国,住晋江安平郑府。郑芝龙延聘名师授业,1638年郑成功入南安县学为廪生,1644年郑成功从家乡来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太学,拜名儒钱谦益为师。其时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当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朝灭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后,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郑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许,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中外又称为“国姓爷”。1646年8月,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于汀州罹难。10月中旬郑芝龙降清,即后清军进袭安平,郑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
隆武政权失败后,年仅21岁的郑成功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他在南安县学(丰州)焚毁儒服,投笔从戎,以“招讨大将军”的名义,在安平、浯州(金门)一带誓师抗清,拥戴南明的永历政权。1647年8月,郑成功与叔父郑鸿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郑成功用计袭夺厦门,建立了稳固的抗清根据地,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
    此后数年,郑成功在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一带反复同清军交战,并利用控制台湾海峡制海权的优势,发展海上贸易,以商养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鼎盛时期拥有水陆精兵20余万,大小船舰5千多艘。郑成功成为南明就历政权的一大军事力量,对清王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1657年底,郑成功被永历帝册封为延平王。
    1659年5月,郑成功开始平生最大规模的北伐。郑成功率大军自舟山北上,从长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势如破竹,7月初七直逼南京城下,一时清廷为之震动。在胜利在望之际,郑成功迟延了进攻时机,在清廷后续援军的反攻之下惨遭失败,被近沿长江东撤,转海道南下,9月退回金、厦基地。
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王朝已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国土。鉴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和全国客观形势的变化,仅凭金、厦两岛将危在旦夕,郑成功决定东征台湾,利用海峡天险和海上力量的优势,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 25000名将士,乘350余艘战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师东征。因遇暴风雨在澎湖停留数日,30日拂晓从台南鹿耳门胜利登陆,击溃了荷军的狙击,并乘势攻下赤嵌城。随后,郑成功率大军包围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中心——热兰遮城。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拒绝投降,凭籍坚固的城墙工事负隅顽抗,郑成功数度强攻未果,乃改为长期围困。7月中旬,荷兰援军从巴达维亚支援台湾,在海上决战中被郑成功水师击败。经过长达九个月的围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终于向郑成功投降,率残兵败卒撤出台湾,至此,荷兰殖民者对台湾达长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郑成功在台期间,加强了政治经济建设,置府县、务屯垦、废苛税、兴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安抚台湾土著,颁布了各种法令和条例,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初八),郑成功因病在台湾去世,时年39岁,葬于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统一台湾后,康熙川八年(1699年),帝赐迁葬在南安郑氏祖墓。康熙帝并题写挽联赞曰:“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资源类型: 教学资源
资源提供者: 水木清华
资源名称及内容:
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  
    对历史知识稍有兴趣的人都能够真切地体认,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所生活的时代,值17世纪上中叶,中国大地正处于天崩地裂、内忧外患的年代。在强劲崛起的满清政权的军事进攻下,残明政权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与此同时,人类历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世界呈现出第一波的全球化。西方殖民者为追求高额商业利益,竞相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东方。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于1624年占据了我国的宝岛台湾,并时刻觊觎东南半壁。面对清政权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面对荷兰殖民者咄咄逼人的侵略野心,时代呼唤出了一代英雄郑成功,他自觉地肩负起历史的重任,高举义旗同清政权作顽强的抗争,企图挽狂澜于既倒,恢复明朝统治的正朔。他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率领大军东渡台湾海峡,完成了驱逐荷夷、光复祖国宝岛的壮举。他用短短的一生,谱写了悲壮激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与历史上其他英雄人物相比较,郑成功是唯一一位可以串联中国大陆、台湾、日本与荷兰的历史人物。在海峡两岸,郑成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郑成功大部分时间所居住的闽南和台湾,有关郑成功的史迹随处可见,传说耳熟能详。特别是在台湾,祭祀郑成功的宫庙达140余座,每年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在闽台老百姓的心目中,郑成功兼具有民族英雄、祖先、神明与传奇人物的特色。在日本,郑成功也深受崇敬。1624年,郑成功诞生于日本平户,他的父亲郑芝龙是南安石井人,他的母亲田川氏是日本人。因此,郑成功的身上,流淌着中日民族交融的血液,在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史写下了一段佳话。1962年,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政府,修建了一座中日式宫祠---郑成功庙,前往朝拜者络绎不绝。在西方,郑成功也倍受关注。西方的文献,通常把郑成功称为“国姓爷”。他用坚强有力的军事手段和成熟灵活的外交手段同荷兰人打交道,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令他的对手也不得不折服。如果查阅史书,人们还可以发现,荷兰人从占领台湾到被逐出台湾,前后达38年(1624-1662),而这38年正巧是郑成功的一生。有人因此惊叹地评说,郑成功这一伟人仿佛天生就是注定为中国完成驱荷复台的伟业的。
郑成功是那个年代集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经济家于一身的大英雄。他虽然只活了短暂的38年,但是他的辉煌功业和人格魅力却光彩夺目,他用全部的忠诚和激情,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楷模,他用自己成功和失败的战例,丰富了中华军事文化的宝库,他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给人间留下了一股浩然正气,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复台开台”第一人
    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父为郑芝龙。后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字明俨,国内外都尊称他为“国姓爷”。由于时代与形势的要求,郑成功先是担负起反清复明的使命,后来又顺应历史潮流,率军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这体现了当时中华各族人民的利益。郑成功是第一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第一个打败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人。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跟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就下命令要他的将士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准备渡海。恰好在这时候,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劝郑成功收复台湾。他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敌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进攻台湾的信心就更足了。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要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二万五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郑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郑成功叫何延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迎接亲人。躲在城堡里的荷兰侵略军头目气色败坏地派了一百多个兵士冲来,郑成功一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个敌将,敌兵也溃散了。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活。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赫克托号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到巴达维亚(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说只要郑军肯退出台湾,他们宁愿献上十万两白银慰劳。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敌军还想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人给郑军出个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敌人就不战自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大江东去千万年,多少风流人物被风吹浪淘尽然而,有一位英雄的名字,非但没有褪色,反而在时光的推移中欲发光彩夺目。他—就是享誉中外的历史人物郑成功。
    郑成功是一代伟人。他忠贞刚毅,气贯长虹。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举击败了世界头号海上霸主—荷兰殖民者,将他们驱逐出台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郑成功是一种精神,他坚韧不拔,义薄云天。他历经百战,纵横陆海,高举义旗北伐、东征,用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书写“精忠报国”的壮丽人生。
   郑成功是一座桥梁。“民族英雄”的英名,令世代的中国人敬仰,“开台圣王”的美名,将两岸人民的心相连。他用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导引两岸同胞增进团结,走向统一,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朋友,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从郑成功身上,我们可以汲取许多经验与智慧。
郑成功诗二首
龙海桥头观江潮
(1652)
神州鼎沸横胡虏,
禽兽衣冠痛伪朝。
十万健儿天讨至,
雄心激似大江潮。
复 台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干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许,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中外又称为“国姓爷”。隆武政权失败后,年仅21岁的郑成功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他在南安县学(丰州)焚毁儒服,投笔从戎,以“招讨大将军”的名义,在安平、浯州(金门)一带誓师抗清,拥戴南明的永历政权。1647年8月,郑成功与叔父郑鸿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郑成功用计袭夺厦门,建立了稳固的抗清根据地,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此后数年,郑成功在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一带反复同清军交战,并利用控制台湾海峡制海权的优势,发展海上贸易,以商养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鼎盛时期拥有水陆精兵20余万,大小船舰5千多艘。郑成功成为南明就历政权的一大军事力量,对清王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1657年底,郑成功被永历帝册封为延平王。
      1659年5月,郑成功开始平生最大规模的北伐。郑成功率大军自舟山北上,从长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势如破竹,7月初七直逼南京城下,一时清廷为之震动。在胜利在望之际,郑成功迟延了进攻时机,在清廷后续援军的反攻之下惨遭失败,被近沿长江东撤,转海道南下,9月退回金、厦基地。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 25000名将士,乘350余艘战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师东征。因遇暴风雨在澎湖停留数日,30日拂晓从台南鹿耳门胜利登陆,击溃了荷军的狙击,并乘势攻下赤嵌城。随后,郑成功率大军包围了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中心——热兰遮城。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拒绝投降,凭籍坚固的城墙工事负隅顽抗,郑成功数度强攻未果,乃改为长期围困。7月中旬,荷兰援军从巴达维亚支援台湾,在海上决战中被郑成功水师击败。经过长达九个月的围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终于向郑成功投降,率残兵败卒撤出台湾,至此,荷兰殖民者对台湾达长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郑成功在台期间,加强了政治经济建设,置府县、务屯垦、废苛税、兴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安抚台湾土著,颁布了各种法令和条例,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初八),郑成功因病在台湾去世,时年39岁,葬于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统一台湾后,康熙川八年(1699年),帝赐迁葬在南安郑氏祖墓。康熙帝并题写挽联赞曰:“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最主要的功业是:收复台湾,驱赶荷兰人

下面有点资料:

中文名: 郑成功
别名: 郑森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日本九州平户藩
出生日期: 公元1624年8月27日
逝世日期: 公元1662年6月23日
职业: 军事家、政治家
主要成就: 驱逐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
父亲: 郑芝龙
母亲: 田川氏(日本人)
爵位: 延平郡王

百度百科也有,可以去看看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1.htm?fr=ala0_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2-04
说白了就已海盗头子
只是时事造就英雄
第3个回答  2012-06-04
郑成功太伟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