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地球上,虽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获得足够多的物质财富,又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获得自由、平等、安全、理解和尊重等精神愉悦,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又无不渴望获得长久的生命和浪漫的爱情。但是,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生活在彼此依存的各色社会中,都共同生活在唯一的地球上,而满足我们各项欲求所必需的物质资源、社会资源、时间资源以及异性资源有限性的客观存在,每一个地球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又必然充满了痛苦。人们彼此之间就会长期存在着你多我则少,你有我则无的竞争关系。因此人性欲望无限性和公共资源有限性之间这种“僧多粥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按理说,化解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的平衡,通过建立起点公平、过程公正、奖勤罚懒、适度竞争、鼓励创新、人道关怀的制度,不断把人类幸福总量推向最大化。
但遗憾的是,在现有的纸币制度环境下,责权利难以界定更难以平衡,起点公平、过程公正、奖勤罚懒、适度竞争的机制难以建立,因此,落后的纸币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当今社会和谐的根本原因!当今人类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寻找到观控人财物实现责权利平衡的新制度,这个新制度就是人财物联网!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是:一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增多,给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新课题;二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各方面的诉求明显增多,给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新课题;三是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日益复杂,给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新课题;四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大,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给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提出新课题;五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发生新变化,给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提出新课题;六是在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利用和针对互联网的违法犯罪活动也不断增多,给互联网的管理提出新课题。 就小的方面来说,存在着下列问题影响社会和谐:
一是盗抢案件仍很突出。这个问题是社会治安普遍存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随着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治安形势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尽管近年来,公安机关多次开展了针对性的“打抢反盗”、“多发性案件侦防会战”、“冬季和夏季攻势”等专项行动,打掉了一大批团伙,捕获了一大批刑事作案成员,但案件边打边冒,屡打屡发。二是不安定因素多,维护稳定压力大。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因折迁征地、环境污染,下岗企业职工再就业,企业改制和出租车司机营运等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群体性的对抗事件接连发生,而且矛盾的复杂性、行为的对抗性,涉及问题的政策性和事件的有组织性越来越明显,处置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稍有不慎,就会有可能引发新的事端。三是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机制不健全。社会和谐,关键是案件的低发、治安的好转、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建立起治安防控网络和维护稳定体系,而建立治安防控体系需要相应的人、财、物及相应设施等,但由于财力所限,巨大的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治安防控体系和维护稳定网络的建设。此外,治安防控和维护稳定体系的建设,缺乏政策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中提出,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建立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但是,这个费用由谁来收,如何收,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四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有的单位领导和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建设和谐社会的长期性和重要性;有的领导认为建设和谐社会是软指标,因此舍不得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加大投入,虚于应付,推诿扯皮,将建设和谐社会停留在嘴上。此外,构建和谐社会还没有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责任追究,无章可循。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民心工程,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机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不断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在工作思路上求拓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立足全局、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在社会化、市场化、科技化上做文章。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工作中必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日常工作的范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单位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要及时提请党委政府严格实行“末位警示制”和“一票否决制”,以强化党委政府督导力度。
(二)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在构筑防控网络上求突破。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构建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必须走专群结合的道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同参与,织密防控网络,着力构建“大和谐”格局。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快建设“大调解”机制。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把基层政权建设摆上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法综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调解网络,整合调解资源,规范调解程序,提高调解质量,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工作落实到最基层、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二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要切实加强内部保卫人员配备,对年老体弱的门卫要及时更换,有条件的又聘请专职保安,组织内部单位护卫人员开展联防协作活动,在单位护卫队员、派驻保安人员中建立“百米监控区”制度,提出“走出厂大门、辐射一百米”的要求,将防控网络从内部单位向街面、路面拓展。对单位的财会室、仓库等财物较为集中的重点部位,要安装防盗门窗或自动报警器,以此提高各单位的自防能力。三要组建社区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各个社区要积极发动组织那些热衷于治安的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参与社区治安防范,通过护楼、护巷活动,发挥这些老同志的余热,依靠社区力量,壮大防控队伍,以提高小区治安防范来严密整体的治安防范,提高防控工作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四要大力发展保安联防队伍。当前警力十分有限,这就要不断壮大辅警队伍,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因此,要依靠党委、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壮大辅警队伍。在人员选聘上,要面向社会、公开条件、择优录用,作为政府“再就业”工程和“平安”工程来实施,以此不断壮大治安防范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 (三)切实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问题,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纠纷的形成要素和演变过程,努力把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规律,抓紧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协助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社会心态、群众心理的研究、把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引导、教育特别是法制宣传和教育,使他们用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敌情、社情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探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水平,确保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要根据违法犯罪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积极推进值勤制度的改革,科学实施值勤倒班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和重点节假日、便民服务的时段和部位上,对社会治安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完善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有效借助各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真正依靠人民群众搞好社会治安。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要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健全网络,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原则、主要任务,自觉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工作,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15
  因为和谐所以美丽

  一树红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一只雄鹰,直冲云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了苍穹的寂静。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那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才显得清纯和鲜润;那广阔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和安详;那无垠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互相依存,互相映衬,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呈现出那五彩斑的和谐吗?“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

  “和谐”产生美丽,“和谐”生发力量。人是自然的主宰,和谐的人伦光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工地上忙碌的工人、田间耕作的农民、医院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堂讲授知识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价值,但正是这些不同的价值凝聚成一种力量——整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转。“和谐”是父母一辈子操劳而累弯的脊柱所形成的一道弧线,像彩虹桥一样美丽;“和谐”是路桥工人为造桥筑路所滴落的汗水,像水晶一样透明;“和谐”是教师为传播文明呕心沥血所奉献的爱心,像阳光一样温暖;“和谐”是战士为保卫祖国洒下的一腔热血,像晚霞一样艳丽……“和谐”是宽容,“和谐”是理解,“和谐”在人类文明中处处闪耀着光芒。

  “和谐”符合中国传统的和合哲学。在世界上三个比较突出的文明中,西方文明崇尚自由,伊斯兰文明崇尚公平,中华文明则是包容。中国之所以形成和谐至上的价值观,源于中国人对矛盾的看法。中国人从老子时代就认为阴阳合一,二者对立统一,两极分离,包容矛盾。

  “和谐”不是强行的,而是顺其自然的。路桥工人放弃与家人团聚,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忘我的工作。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做精品工程”!这朴实的信念却关系着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和谐的生活使我们思想上产生共鸣,演奏生活美好的乐章!和谐不是停滞,也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种积极的前进的状态。在一个地方,今天和谐了,明天又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们又要做新的努力去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宽容是人类情感中的种子,她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在爱的保护下茁壮的成长。宽容之心能够熄灭怒火,能够感化邪恶,播散善良,能够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她让我们享受阳光一般的温暖。雨珠一般的滋润。由于工程单位的性质决定工人来源广,流动性大,相处时难免有摩擦,如果在交往中都怀有一颗宽容之心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和谐之美在于诚信。 诚信是一颗珍贵的钻石,是和谐之美的结晶。诚信好似一支玫瑰,在花园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高尚,美得热人心潮。在我们公司,“做一项工程,树一面旗帜”的战略目标便是建立在诚信之上的。有了诚信之后,和谐的美足以体现了!

  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宁静而致远”才是和谐之美。雄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无限的天空赐予了它自由快乐的空间;风帆是为乘风破浪而在海中搏击风雨,不是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给予了它豪壮宽阔的乐园。其实,我们也一样,工地上的生活虽然简单枯燥些,但只要用一颗平凡的心去看待,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群!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在工作中,不论是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或是协作单位之间,和谐才能创造出最大利益。最怕遇事推诿,相互扯皮,功劳揽上身,责任推出去。

  “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一个集体,一个企业,只有构建和谐才能求得发展。“和谐”可以提高生产力,“和谐”就是企业的效益,团结就是力量,家和万事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让我们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共建和谐企业;让我们并肩携手开拓创新,同创美好明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2-05
就算你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姑且算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根据不同的能力会获得不同的资源,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社会中往往有人因为某些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而获得了远远超过他能力的资源,这才是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第3个回答  2010-02-18
物质 认识 行为
第4个回答  2010-02-04
问马克思 何时共产主义的了 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