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跟你说吧,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语素文字[1]。
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籀文、金文(前三者泛称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文字。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期间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时中国定为国家规范用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平,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二十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
现代汉字,在中文体系大致分成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两个体系。前者主要用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而后者主要用于中国大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般来讲,繁简两个体系的使用者都能在短期内适应并能看懂另一体系的文字,并无太大的沟通障碍。日本和韩国则是另行各自制定了官方的汉字使用规范,而汉字在越南、朝鲜和蒙古国已不再具有官方规范地位。
“汉字”语源
在元朝之前的古代中国,因为没有与他国区分的必要,多称呼为“字”或“文字”。“汉字”一词早出自元朝《金史》卷九本纪第九,“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习本朝语言小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侍读”。《金史》也出现多次,如:“女真初无文字,及破辽,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于是诸子皆学之”。 “长子布辉,识女真、契丹、汉字,善骑射”。
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满文,当时已用汉字一词称呼中国传统的文字。另外,日本人也称呼为“汉字”,以别于由汉字衍生的假名。在南韩,汉字则与训民正音(谚文)相区别。
汉字的历史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包括汉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传说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文字,使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 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