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投靠清朝?

吴三桂为什么投靠清朝?是不是因陈圆圆?

  小说,戏说是因为她。
  史实呢,就比较复杂了。
  吴三桂是明将,驻守山海关抵御清军。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宣布灭亡。一开始李自成是想收降吴三桂的,为表诚意还送了几万两白银过去,当时吴三桂的部队断饷已经6个多月,所以面对李自成的诚意纳降,吴三桂表示接受,并准备亲自回北京举行受降仪式。这个时候双方关系是还不错的。
  吴三桂出发后,李自成骄傲自满,纵容自己与部队,大顺军开始抢劫民居。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更是派人洗劫了吴三桂家,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打成重伤,并强夺陈圆圆。在路上的吴三桂听到消息,开始以为是误会,但后来听到连陈圆圆都被抢了,怒发冲冠,掉头回山海关,叛变李自成,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由来。应该说,这件事错在李自成,他纵容部下的行为给吴三桂释放了非常不友好的信号。吴三桂好歹还是手握重兵的大将,李自成就这样。要是回北京交了兵权,那是不是命都没了?所以客观来说,吴三桂叛变李自成,不能说是他的错。
  吴三桂虽有兵,却不足以与李自成对抗,何况山海关只是一个要塞,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吴三桂求助于满清一起对抗李自成。这里有点争议的是,有人说吴三桂这时已经决定投降清朝,也有人说吴三桂本来只是联合满清对付李自成以复明朝,而且满清入关时的口号确实是帮忙明朝复国。不管怎么说,吴三桂在迫于形势同时也可能为了功名富贵,投靠了清朝,并在其后的战争中立了汗马功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4
吴三桂降清与陈圆圆有一定的关系,但不仅仅是因为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降清,是当时客观形势下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陈圆圆被掠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偶然因素。当然,吴三桂降清确实也受到了陈圆圆被霸占一事的影响,但是起关键作用的应该还是当时特定的国内形势和历史环境。可以说,是李自成及其部下一系列不合时宜的错误做法,以及阴险狡黠的多尔衮随后虎视眈眈、狼子野心般的趁火打劫,使走投无路的吴三桂在被逼无奈之下,违心的选择了投降清廷当汉奸的道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有失偏颇。

有兴趣你可以看看这个http://finance.jrj.com.cn/book/2009/11/2309066506972.shtml(吴三桂降清始末 并非仅因为红颜陈圆圆 )
第2个回答  2010-02-04
从大家认识的角度确实是说因为高园园,但也有其客观的原因,详情请参考:
明季之末大量的明庭故臣变作汉奸的原因是多式多样的。常见的是战穷活命型和投效觅官型。前者典型为洪承畴、祖大寿等,后者典型为张存仁、马光远、冯铨等。吴三桂跟他们都不同。吴三桂没有战穷。山海关和五万将士均在他掌握之中。他官至明庭总兵官、平西伯。若明庭得以延寿,他的升官图仍未有穷期。更为重要的是,从十几岁至此他一直处在与满清毫不妥协的交战之中,可以说他身上并无显著的汉奸因子。鉴此,有必要探讨他终究成了大汉奸的原因。
面对事实进行探究,应该承认客观因素是促成吴三桂蜕变为汉奸的重要原因。这客观因素就是李自成入京后所采取的一系列错误作法。
基于农民起义军对地主豪绅阶级和故明官僚的痛恨,大顺军许多将士对明庭降臣进行拷掠追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李自成并不具备一个封建改朝换代者的眼光和胸襟。古代的农民起义并非近代、现代的民主革命。它只能是以一个新兴的王朝代替原有的王朝。大顺要能站稳脚跟就必须与故明官僚合作。而且这些故明官僚已抛弃朱明政权张开双臂准备与大顺朝合作了。如礼科给事中惠世扬就十分肉麻地向李自成下跪说:“天生老臣,以遗陛下。”可是李自成竟对个中奥秘欠缺洞悉。任由大顺将士去拷掠故明官员,甚至骚扰百姓,于是李自成大失京师民心。许多故明官员降后复萌叛志,有的则化装潜逃。
从整体上来看,大顺的作法是丢弃了于自身政权的稳定十分重要的故明官僚的合作,从局部上来看,是逼反了吴三桂。这既是促使吴三桂降清,也是使大顺朝由盛至衰最终覆灭的关键。对于那十几天--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间--里的情况各种史籍中有着略有出入的记载。在剧烈的变动面前,吴三桂情绪激动举止失措。有记载说他已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还没有完全公开之时,又陆续得到父亲被关押拷掠和爱姬被霸占的消息。有说是,他还勉强能接受父亲的遭难,却决不能接受爱姬的受辱。他明白自己是处在满清和李自成两大势力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出于父亲滞留京城的考量,还是从他与满清拼杀了十几年的仇恨来看,他归降大顺才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三十二岁血气方刚的青年武将在斩了李自成的使节并口出“李贼自送头来”的狂言后,就自断了这条应该走,并且本来已打算走的路。可是尽管如此他对降清仍有顾虑,以至在获悉李自成起兵后曾想自戕以了断一切。然而当他面对现实后,只得走出向满清搬兵的招数。而这一搬就把满清的都城从沈阳搬到北京,吴三桂没有后悔药可吃。
设想,如果大顺朝能笼络包括吴三桂在内的故明官僚,局势有可能是另一番景况。李自成非但不以十万大军讨伐吴三桂,而以此军力协助其北防满清。在稳定局势后挥戈统一江南。以南明弘光政权的腐朽来裁量,这应在情理之中。或由于北疆吃紧,大顺朝在相当时间内无力南伐,那以李自成与吴三桂以及大量明庭降将如大同总兵姜镶的兵力总和是也足以抵御满清入关。从前明庭如此艰难,系因须对满清、农民军两面作战,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而若情况简单化为大顺对满清,那清骑纵横华北、中原之况将不复见。在经过一个时期的稳定生息后,新兴的大顺亦必将统一南中国。至于统一的大顺是否有力量复故明在关外的疆域,这确有疑问。统一的大顺会不会是弱宋的翻版?会不会导致今日中国之疆域竟在长城以南?这些问题都离开了本文所题,不作赘论。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050.htm?fr=ala0_1_1

第3个回答  2010-02-04
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吴三桂盘桓踯躅在永平、玉田一带。崇祯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这并不违反礼教。改朝换代,自古亦然。既然明太祖贫僧一名竟是真命天子,那么李自成这个驿卒又为什么不能做皇帝呢?
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种文书。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园园亦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从态度模棱两可转变为公开对抗,这在大顺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派意见是立即予以征讨。另一派意见是暂时放置。持后一种意见的原因有二。一是刘宗敏、李过等已沉醉在胜利的欢乐中。拷掠故明脏官、坐拥声色美姬实在是不亦乐乎。不想立即再去冒死作战。二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基于策略的考虑,认为暂不宜大举征伐。因为“新得京师,人心震迭”,而且吴军以“素能战”闻名,不可轻视。他们认为还是暂时维持现状,继续招降为上。但李自成力排众议,下令亲征。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
第4个回答  2010-02-04
冲冠一怒为红颜 传说是李自成进北京抢了他的陈圆圆 吴三桂就急了 就把“打开”山海关把清军放进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