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黄山大型歌舞剧《徽韵》中有很多赞扬徽州的诗,我看了一次,有首特别喜欢,但是时间久了,忘记了,哪位能提示一句?

《游黄山白岳不果》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首诗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释:

①乏绝:潦倒,困穷。

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汤显祖的朋友吴旭建议汤显祖到惠州探望徐先生,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恢复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许向皇上说一句话,他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诗《黄白》,指黄山、白山(齐云山),暗指金银,即官俸。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汤显祖对徽州的褒扬都无法推断。

事实上,这首诗一开始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散发着铜气的地方:如果你想发财,你可能会在黄山的白山之间到达那里。这或许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名利双关,徽州自然是百姓羡慕的黄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美丽的场景和剧作家的痛苦有什么关系呢?当时,有人建议汤显祖去徽州寻找人力资源,或者去寻找仙人或道教神灵。最现实的途径是寻找人力资源,与风景无关。因此,如果把这首诗解读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那就大错特错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题目“白山”,指的是休宁的齐云山。湖北的祁云山、武当山、四川的鹤鸣山、江西的龙虎山被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黄山被称为“黄山中的白山”。汤显祖的诗中,“黄山白山”就是“黄白”。这四行诗实际上写的是“因果”。前两句写上原因,后两句写上结果。

这首诗的大意是第一句,不是最后两句。从诗人的经历和性格来看,这首诗不是要赞美“黄与白”的美景,也不是要表达对徽州的向往,而是要表达一生的情怀。诗人写这首诗时,穷困潦倒。他的朋友多次邀请和劝告他,希望他能有机会在惠州发展。然而,他们一个也没有来。

在诗《黄白》中,指黄山、白山,典故金、银,即官俸。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失败,都不能推断汤显祖对徽州的褒扬。事实上,这首诗一开始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有钱的地方:如果你想发财,就得去黄山白越的惠州。

这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明清时期,徽州商人闻名遐迩,富庶无比,自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地方。但这与美丽无关,也与悲惨的剧作家无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拒绝低头的态度:据说惠州有钱,可惜我一辈子都没想过去惠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游黄山白岳不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游黄山白岳不果》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首诗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释:

①乏绝:潦倒,困穷。

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当是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重修师生之谊,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其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又有啥关系呢?汤显祖那时被建议到徽州去,不是去求人,就是去求仙求道,人者许国也,仙道者齐云山也,而最现实的渠道自然是求人,所以截然和风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因此,这首诗如被理解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就大错特错。

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如果把“一生痴绝处”改为“一生痛绝处”,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这可不是我改的,见于北京大学校友网署名文章《数学泰斗江泽涵》,其原文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

这“痛”似乎是因为没有做梦到过徽州而来的,殊不知汤显祖后半生之痛来自徽州啊。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话,他应该会模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结尾两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不是徽州不美,是显祖先生生不逢时也。

不过,原来徽州治下婺源终于划在汤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也许算是对误解的补偿。

扩展资料:

《游黄山白岳不果》,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齐云山。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又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汤显祖在诗作中,“黄山白岳”便简作“黄白”。全诗四句,其实是写“因果”。即前两句写原因,后两句写结果。

全诗的主旨在前,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两句。从诗人的经历和品格来讲,这首诗既不是歌颂“黄白”景色的美丽,也不是表达向往去徽州,而是发出一生的感慨。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多次相邀劝告,希望他到徽州求得发达的机会,然而却都未成行。

诗句中的“黄白”,明指黄山、白岳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无论是何因使其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要到黄山、白岳山间的徽州去。

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也无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肯低头求人的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游黄山白岳不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游黄山白岳不果》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孟浩然: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1-08
第三幕:痴梦徽州

古徽州的男人们,常年在外就学经商。对于徽州女人来说,“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结婚就意味着独守空房。于是,他们用夜深撒铜钱的方法,排遣孤寂心境,以熬过漫漫长夜,同时借此昭示其忠贞不二的操守。

徽州地少人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之说,由此造成徽州人深刻的危机意识,外出经商者众多,即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也因此造就了徽商的鼎盛,历经风风雨雨,雄霸中国商界将近400年。
第4个回答  2010-01-10
《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