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甜食,现在就不太爱吃了?

其实现在也爱吃,但吃得少了。但是小时候特别爱吃。 拜托了各位 谢谢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谈谈人对味觉感受的两个层次:初级味觉和次级味觉。初级味觉来自人脑对味觉以及食物质感的直接感知,例如蛋糕的甜味、肉的香味等;而次级味觉要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它来自味觉、视觉、嗅觉、触觉等一系列对食物的综合感知和记忆,例如我们不用尝到苹果,只要看到或听到这个词,就会回想起苹果的味道。小时候,甜食带给我们的是愉悦的次级味觉记忆,让我们看到甜食、甚至想到甜食就会嘴馋。当我们长大以后,吃甜食的次数积累得多了,愉悦感会慢慢下降。这是因为每次吃甜食时,其中的糖分能够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进而影响下丘脑内的饱食中枢产生饱胀感。饱了之后如果继续吃糖,就会觉得发腻。这种发腻的不良感觉屡次发生的话,就会慢慢改变人脑中关于甜食的次级味觉记忆,让甜食不再引发愉悦的情绪。这也就是有些人对甜食越来越不感兴趣的原因(尤其是可怜的三高患者)。更极端的情况是,有些人对甜食的反感变成了神经性的。不少减肥中的女性为了把昔日最爱的甜食排除出了食谱,将体重增加与食用甜食在头脑里直接联系到一起,让体重增加的恐惧延伸成了对甜食的反感。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心理学、社会学原因更加多而复杂。在这里我们只想说,何苦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