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语音测试 简易实用,可测试一般听力情况,但不能鉴别耳聋性质,适用于集体检查。
听力检查认真记录图册

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正常者耳语可在6m距离处听到,如缩短至4m,表示轻度耳聋,1m为中度耳聋,短于1m者则为严重的以至完全性耳聋。记录时以6m为分母,测得结果为分子,如记录为6/6、4/6、1/6。

二、表测试一般采用秒表,记录听到表声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三.耳语检查法 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四.音叉检查法 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1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

(1)骨导偏向(Weber)试验 音叉置于颅骨正中,令受试者指出响度偏向。如偏向健侧或听力损失较轻一侧,则患耳或听力损失较重侧为感音神经性聋;反之则为传导性聋;如在正中,则或双耳听力正常,或为双耳气、骨导听力相应减退的综合结果。
(2)气、骨导差比较(Rinne)试验 比较音叉气导听到时间与骨导听到时间的长短。气导时间长于骨导者记为阳性(+),反之记为阴性(-),二者相等者记为阴阳性(±)。若虽气导时间长于骨导,但二者均短于正常听力耳,则记为短阳性。阴性或阴阳性者提示听力损失为传导性或混合性,而阳性者主要为正常;短阳性者主要见于感音神经性聋。
(3)骨导对比(Schwabach)试验:比较受试耳与听力正常耳的骨导时间长短。长于正常耳者见于传导性聋,短于正常者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
(4)镫骨活动(Gelle)试验:音叉敲响后置于乳突,并以鼓气耳镜在外耳道加压。如加压时音叉响度有变化,

听力检查(声阻抗-导纳测试法)图册

则为阳性,表示镫骨活动;如响度不变,则为阴性,表示镫骨活动受限。音叉检查应记明所用音叉的频率。这种检查对耳硬化症的诊断颇有意义。
五.纯音测听 以电子纯音听力计施加倍频程频率纯音检测受试耳听阈。对有听力损失者应分别以气导和骨导进行检测,以利于区别听力损失的性质。气导检测时,对双耳听阈差超过40dB者应在健侧施加掩蔽,防止“影子听力曲线”。骨导测试应常规在对侧施加掩蔽。听阈记录为"dBHL”。对疑有重振现象者,可进行双耳响度平衡试验或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试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3
对于无法主观配合测听的患者只能使用客观听力检查的方法。常见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包括:脑干诱发电位(也称听性脑干反应或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多频稳态听觉反应、声阻(导)抗测听、耳声发射等等。
第2个回答  2015-10-02
耳镜检查,纯音测听,游戏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