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助听器?

如题所述

您好,怎样正确使用助听器?

    1开始在安静的环境下逐渐练习听一些自然的声音,如敲门声、开关门声、脚步声、流水声等,以后再逐渐过渡到自然嘈杂的环境中。对于孩子,开始应在其情绪好的情况下,配戴助听器或耳蜗,先让孩子听一些节奏较明快的声音,比如流水声、钟表的滴答声、柔和的音乐声等,千万不要在其刚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说话,一定要培养他聆听声音。更不可让孩子戴着助听器/耳蜗到复杂的声音环境中去,如繁华的大商场,忙碌的交通要道上等。耳膜(耳塞)的质地、大小、光滑程度等要尽量适合孩子的实际状况,太硬、太大或太粗糙都容易被孩子拒绝,一般戴时选用润滑剂(如金霉素软膏)涂抹耳膜的耳道部,这样便很容易将耳膜塞进耳道。初戴时千万不可将耳模硬往孩子耳朵里塞,动作要轻,否则日后他一见到助听器就有可能害怕。总的来说,耳模往往比耳塞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助听器的音量开始要调小些,然后逐渐增大至最适位置,这可能需一两周时间。对于聋儿音量调节要根据其的反应而定,不可过小,孩子无反应;过大,孩子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样子。有语言的孩子可用简单的语言表示好、不好,有、无声音等。这就要靠我们的家长细心的观察了解了。对于行耳蜗手术者,音量也是由小到大慢慢的调节。

    3戴助听器的时间由短到长。比如第一天戴1-2个小时,第二天戴2-3个小时等。或者,当感到神经紧张或疲劳时把助听器摘下,休息数小时。或者当孩子表现出反感时就摘下来。总而言之,只要每天都比前一天佩戴的时间长一点,不久就会适应。

    4注意戴前先把助听器的开关关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后再打开开关。摘助听器也应该先关开关再摘。以免出现烦人的啸叫声。

    5如果孩子戴助听器就哭闹或用手抓,家长应当首先把助听器戴在自己耳朵上,给孩子做个样子,要表现出很舒服、很得意的样子。也可采用分步戴用,逐渐适应的办法,比如先让他戴上耳膜(耳塞),适应后在上助听器,最后才让他听声音。再者在孩子哭闹时,不妨试着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让他玩一件新玩具,或得到一件他想得到的东西等。

    6由于听到声音的方式的改变,因此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声音;与他人交谈时一定要面对他,保持正常交谈距离(1米之内)和语调,不要尝试听远处的声音或背者说话者听,要清楚地看到他的表情、口形和手势,可要求他把话说得稍慢些、清楚点,但勿大声。

    7接听电话时,可将助听器调到“T”档,并调大音量,将话筒放在离麦克风2厘米左右处(耳蜗者听电话放置的位置也是如此)。电话完毕后,把助听器调回原来位置。

    8看电视或听电台节目时,要先练习听语音清晰和有字幕的节目。因为电视、广播等的声音频率是一种压缩的频率,助听器/耳蜗本身也是一种压缩频率,故听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9进入公共场所,由于有多人同时讲话,故要注意聆听一位讲话者的话,不要试图一下听懂所有人的说话。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2
开始在安静的环境下逐渐练习听一些自然的声音,如敲门声、开关门声、脚步声、流水声等,以后再逐渐过渡到自然嘈杂的环境中。对于孩子,开始应在其情绪好的情况下,配戴助听器或耳蜗,先让孩子听一些节奏较明快的声音,比如流水声、钟表的滴答声、柔和的音乐声等,千万不要在其刚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说话,一定要培养他聆听声音。更不可让孩子戴着助听器/耳蜗到复杂的声音环境中去,如繁华的大商场,忙碌的交通要道上等。耳膜(耳塞)的质地、大小、光滑程度等要尽量适合孩子的实际状况,太硬、太大或太粗糙都容易被孩子拒绝,一般戴时选用润滑剂(如金霉素软膏)涂抹耳膜的耳道部,这样便很容易将耳膜塞进耳道。初戴时千万不可将耳模硬往孩子耳朵里塞,动作要轻,否则日后他一见到助听器就有可能害怕。总的来说,耳模往往比耳塞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
助听器的音量开始要调小些,然后逐渐增大至最适位置,这可能需一两周时间。对于聋儿音量调节要根据其的反应而定,不可过小,孩子无反应;过大,孩子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样子。有语言的孩子可用简单的语言表示好、不好,有、无声音等。这就要靠我们的家长细心的观察了解了。对于行耳蜗手术者,音量也是由小到大慢慢的调节。

3
戴助听器的时间由短到长。比如第一天戴1-2个小时,第二天戴2-3个小时等。或者,当感到神经紧张或疲劳时把助听器摘下,休息数小时。或者当孩子表现出反感时就摘下来。总而言之,只要每天都比前一天佩戴的时间长一点,不久就会适应。

4
注意戴前先把助听器的开关关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后再打开开关。摘助听器也应该先关开关再摘。以免出现烦人的啸叫声。

5
如果孩子戴助听器就哭闹或用手抓,家长应当首先把助听器戴在自己耳朵上,给孩子做个样子,要表现出很舒服、很得意的样子。也可采用分步戴用,逐渐适应的办法,比如先让他戴上耳膜(耳塞),适应后在上助听器,最后才让他听声音。再者在孩子哭闹时,不妨试着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让他玩一件新玩具,或得到一件他想得到的东西等。

6
由于听到声音的方式的改变,因此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声音;与他人交谈时一定要面对他,保持正常交谈距离(1米之内)和语调,不要尝试听远处的声音或背者说话者听,要清楚地看到他的表情、口形和手势,可要求他把话说得稍慢些、清楚点,但勿大声。

7
接听电话时,可将助听器调到“T”档,并调大音量,将话筒放在离麦克风2厘米左右处(耳蜗者听电话放置的位置也是如此)。电话完毕后,把助听器调回原来位置。

8
看电视或听电台节目时,要先练习听语音清晰和有字幕的节目。因为电视、广播等的声音频率是一种压缩的频率,助听器/耳蜗本身也是一种压缩频率,故听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9
进入公共场所,由于有多人同时讲话,故要注意聆听一位讲话者的话,不要试图一下听懂所有人的说话。

END
助听器性能检查
1
将助听器放入掌中,像握鸡蛋样握紧、放松,如此反复数次(盒式机让耳机反复靠近麦克风即可),性能正常的应发出强弱变化、持续尖锐的啸叫声。

2
用正常语声(40-50dB)发“zh、ch、sh”或“one、two、three”,鉴听助听器的声音是否有改变,如未失真则说明助听器正常。

3
助听器的开关置于“T”档,将手表表面贴近,鉴听助听器是否有“嗒嗒”声,若声音与手表一致则表明“T”档正常。

END
注意事项
在佩戴助听器耳的后面30cm(耳蜗耳的1m)左右处,捏玻璃纸团发出响声,若能听清则示助听效果尚可。
婴幼儿佩戴助听器(耳蜗)后,喜欢咿呀学语、对声音产生兴趣等则说明基本合适。

在佩戴助听器耳的后面约30cm(耳蜗耳的1m)处,用正常语声(约40-50dB)发林氏六音(a、u、i、m、s、sh),如能清晰分辨、复述,则提示效果理想。
第2个回答  2019-01-02
1、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耳聋的原因、使用的环境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助听器。
2、对助听器要有恰当的期望值,特别是刚开始佩戴时,要有耐心和决心,因为助听器性能再好,它也不能代替自己的耳朵,要慢慢熟悉它,了解它才能驾驭它。
3、就像配眼镜前先验光一样,配助听器前一定要先检查听力,根据听力检查的结果去选择助听器才能准确。另外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验配机构,千万不要随便买一台就戴,否则助听器不但不能补偿听力,相反还会损伤原有的听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4、为了更好地发挥助听器的作用,在验配助听器时一定要先按照自己的耳型制作一个耳模。耳模不但能使助听器佩戴舒适,而且可以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效果,有时起到助听器本身起不到的作用。
5、就像我们要适应眼镜和义齿一样,对助听器也存在一个适应过程。刚戴助听器要先在安静环境中,听取一些含义比较单纯的声音,例如钟表的滴答声、自来水龙头的流水声、自己的脚步声等;一段时间后再练习听自己的说话声,逐渐过渡到听几个人在一起时的谈话声,听收音机和电视机发出的声音;最后才能到环境复杂的公共场所去。如果没有这个适应过程,一开始就到声音嘈杂的环境中去,被放大的大量的复杂声音进入耳内,会感到十分刺耳,就会对助听器失去信任和信心。
实际上无论是谁,只要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按要求进行助听器的适应性训练,并且把助听器的佩戴和作用当成一个向困难挑战的机会,最终都能让助听器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充分感受到助听器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和乐趣。
第3个回答  2019-01-02
助听器运用请留意:

1、在表面柔软的物体(比方床、沙发等)上,当心戴上和卸下助听器,不要摔在坚固的物体上。
2、每周清洗,假如耳垢较多,干净的数目应该添加。用柔软的干布和棉球擦拭表面,驱除四周的声音孔和排气蜡刷(由于声响出口被堵塞,光使声响,接纳器遭到严峻破坏)。记住,你不能用水洗。假如助听器声音出口挡板防耵聍,挡板去除耳垢的驱除,确保周边干净耵聍挡板,及时更换新的挡板,保持耳道干净卫生。
假如较长时间不戴助听器,应将电池取出,由于电池漏液对助听器机芯的侵害是很严峻的。沐浴、洗脸、下雨、美容化妆等不要戴助听器,避免让助听器遭到机械碰撞,更不可尝试自行修缮助听器。应将助听器寄存在阴凉、枯燥处,不要放在高温、湿润的地方,并要经常细心阅读助听器运用阐明书。
第4个回答  2019-01-15

    第一周先在安静的环境下每天戴俩小时重新熟悉各种声音,

    第二周可以去附近的小树林或邻近的公园散散步

    第三周可以去公共场所,

    第四周 就可以 戴着到处旅游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