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于永正老师《望月》和《月光曲》朗读指导比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文/丹老师

      这一次的课例研讨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说是读课的2.0时代一点也不为过。两个课例中的阅读指导技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鉴赏的地方,自己的分析能力有限,浅薄的思考。

      1.训练学生的整合信息的能力

      《望月》的课堂上于老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将课文总结为了“眼中月”“诗中月”和“幻想中的月”。

      《月光曲》这节课的开头部分,于老师向学生提问: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要求是概括地讲。这一环节是对学生分析、归类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与指导,这两个课例通过不同的方式训练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一步步提升,这也是我急需学习的地方。

      昨天在讲《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复习导入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部分的主要内容,接着提升难度引导学生凝练成两个小标题,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也一直在向学生渗透这方面的信息,课堂上也在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掌握程度却不尽人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简单概括就是减少字数,并没有提炼出主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环节的引导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算是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简单概括了。也是因为我上课有些着急了,在导入部分没有预计太多的时间,就简单带过了。这一环节的具体操作在实录中有所呈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要多些耐心,提升专业素养,学会引导和提问的方法,把一个环节上的训练点做扎实。

      2.对学生的关注度

      《望月》这节课中于老师对学生的情在课堂的细节上,我们来看这个教学片段:于老师指名让一位学生邀请其他同学来读课文时,这位同学只邀请了男生,当时于老师说:“你不能都请男同学,也要给女同学一次机会嘛。再换一位女同学。——咱们不换了,再增加一位女同学好吗?于老师在课例的旁边做了解释:当时我想,不能换!否则被换下的男同学也会不好受的。于是决定再增加一位。

      《月光曲》的课例中在理解“断断续续”这个词的时候,一个学生回答的不是特别准确,于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马上换人回答,而是继续追问,当学生再次回答时,于老师评价: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他不是孤立地理解词语,而是从全篇考虑,联系上下文。有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油然而生。

      我在执教《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我特意提问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女生,其实我的心里也没底儿,不举手的同学不是没有思考好,就是性格有些胆怯,接下来的情况真的无法预见。这个环节提问到的这位女生就是如此。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好准备,也比较胆怯,就没有发言。但是在别人帮助她的时候,我看到她在努力地做着笔记,她接下来的两次分享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次尝试,聚焦了一位同学的思维,并且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突破。

      3.抓关键词句感悟

      《望月》这节课中当学生读到“又冒出了一个问题”时,于老师抓住“又”“冒”两个字来告诉学生读书要思考,更要注意前后照应。课堂上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处处可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便会更加深入。这样指导后的朗读才会读出境界,读出美感。

      《月光曲》的课上理解“随便说说”一词,从“随便说说”一词可以看出小姑娘的懂事,于老师一句“懂什么事”?她是随便说说吗?激发了学生的体会,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对人物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朗读的效果非常好。

      还是拿昨天上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在指导学生理解“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抓住“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来理解,这看似平静的表面,实际上毛主席的内心悲痛至极。通过这样的情景想象,感悟人物的内心就不在话下了。

      于老师课堂上朗读指导的方法不计其数,仔细读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于老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把学生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语文课堂上抓住了“读”,语文能力、思想教育、陶冶情操尽在其中。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