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典故是什么?

如题所述

曹操征讨张锈的途中士兵们因天气炎热而口干舌燥,曹操为鼓励低沉的士气告诉士兵前面是一大片梅林。士兵们想到前面的梅林,一时间人人口舌生津,军心大振,于是望梅止渴的故事也流传下来。

详细内容: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就是,荒原百里,没有水源,将士们都干渴难忍,有的体弱的士兵,都被干渴的晕倒了,曹操看到这样的情形觉得非常难办。于是,曹操就急步登上前面的山头,查看前方的状况,当登上山头的时候,曹操失望了,放眼望去,依然是没有人烟,哪来的水源,不过,一个灵机一动,曹操想到了办法。

他回过头,对正处于干渴中的士兵说:“将士们,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起梅子那酸甜的味道,口中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于是,士兵们突然都有了力气,奋力向前前进。后来,他们终于到达了有水的地方,但是发现根本就没有梅子林。

扩展资料: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现在此成语,常用来比喻人们不现实的想法,用空想来自我安慰。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望梅止渴却并非无稽之谈。望梅确实能够止渴,是人类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一种反应,是条件反射的结果。直到二十世纪,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才阐明了它的道理。通过望梅止渴巧计足见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政治家、军事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30
"望梅止渴"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用观看美好的事物来暂时减轻自己的渴望或者挫折。这个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或者不满,会用看美好的事物来临时提振自己的情绪。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论语》中的一段话,讲的是孔子的学生蒯越对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回答道:"摈弃三分,归本而已。" 蒯越问道:"摈弃什么?" 孔子回答道:"摈弃色,摈弃声,摈弃味。" 蒯越问道:"色之无用,声之不足,味之无用,何有?" 孔子回答道:"有朋友,不如无朋友;有乡,不如无乡。" 蒯越问道:"有朋友,何不如无朋友?有乡,何不如无乡?" 孔子回答道:"有朋友,可以做朋友;有乡,可以望梅止渴。"
这段话讲的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可以通过观看美好的事物来暂时减轻自己的渴望或者挫折,就像望梅止渴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