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梁、板混凝土浇筑未按照施工要点操作

如题所述

柱、梁、板混凝土浇筑应按照下列要点:

1.柱的混凝土浇筑

(1)柱浇筑前底部应该先填以30~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振捣棒不可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了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如图4-1。

图4-1 柱底部处理

(2)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该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柱箍箍牢。

(3)柱子的浇筑高度控制在梁底向上15~30mm(含10~25mm的软弱层),在剔除软弱层后,施工缝处于梁底向上5mm处。

(4)柱与梁板整体浇筑时,为了避免裂缝,注意在墙柱浇筑完毕之后,必须停歇1~1.5h,使柱子混凝土沉实达到稳定以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

(5)浇筑完后,应该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2.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需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和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与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上15~30m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要慢一点,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每层都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可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最好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采用小直径振捣棒应另计分层厚度。

(4)梁柱节点核心区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2个或2个以上时,混凝土浇筑留槎按设计要求执行或按图4-2进行浇筑。该处混凝土坍落度最好控制在80~100mm之间。

图4-2 梁柱节点处理

(5)浇筑楼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该略大于板厚,用振捣器顺浇筑方向及时振捣,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在钢筋上挂控制线,确保混凝土浇筑标高一致。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用3m长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抹平,压实刮平遍数不可少于两遍,初凝时加强二次压面,保证大面平整、减少收缩裂缝。如果浇筑大面积楼板混凝土,则提倡使用激光铅直、扫平仪控制板面标高和平整。

(6)施工缝位置:最好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复杂结构施工缝留置位置需征得设计人员同意。施工缝最好使用齿形模板挡牢或采用钢板网挡支牢固。也可以采用快易收口网,直接进行下段混凝土的施工。

(7)施工缝处应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且用水冲洗干净。模板留置清扫口,用空压机将碎渣吹净。水平施工缝可先浇筑一层30~50mm厚和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之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该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