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文人的趣闻

如题所述

王安石不爱洗澡。
李白剑术很高,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地。
辛弃疾武功不赖,带着三十几人冲入敌军之中抓叛徒,毫发无伤。他有一首诗里面有一句提过,逗醉里挑灯看剑地。所以说这哥们绝非扇茬。
朱元璋在位时皇宫里没有御花园,有御菜园,所以说这老哥闲下来可能会去御菜园种地。
唐伯虎一生坎坷,远没有电影里那么精彩。后来被宁王选中当幕僚,本以为自己的人生迎来了专机,结果宁王要造反,唐伯虎知道这事成不了,想走不能走,于是就装疯,天天在宁王家里裸奔。
抗倭名将俞大猷著有一部《剑经》,也是个剑术高手,还到少林寺踢过场子。
日本刀在中国并不是什么神器,而是人们买来当文物赏玩儿的。明代史载日本使臣来朝贡做贸易,五十把日本刀换一口中国锅,所以说这宝刀的价格也忒便宜了。日本刀是锋利,但由于太短,并不适合在战场上用。
魏忠贤特别喜欢在脑袋上别朵花。
明代的太监管皇帝叫主子,或者老爷。太监等于是皇帝的家奴,有利用价值的时候飞扬跋扈,没有利用价值了,一张纸条就送命了。
赵匡胤脾气一上来会动手打大臣。
岳飞的儿子岳云十二岁就跟着岳飞上战场学习经验去了,死时二十三岁。也是一代名将。
古代上朝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在办公,而是一种礼制仪式。散朝后各部官员回各部,才开始正式工作。试想一大帮子人站在宫殿外(宫殿里站不下)怎么可能工作呢看所以史书上抨击皇帝不上朝其实并不是多大的罪过,懈怠政事才是关键。天天举行这么个仪式太烦了。后来就改成大朝小朝了,有三日一朝,五日一朝的。天天来一回都得累死,就好像一个学校天天搞升旗仪式。
明仁宗朱高炽是给大臣李时勉气死的。明代的大臣都很有意思,经常怼皇上,要么是联合起来怼皇上。由于继任的皇帝们没有创业的皇帝的那种工作劲头,经常怼不过。所以才会关门放太监,让太监和大臣怼。
在科举制还没被发明以前,过去官职都是世袭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弟弟年纪轻轻就做了高官,但这哥们也不好好上班,都不知道自己是干嘛的。人们问他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他见自己的办公所在地有很多马,就说我大概是个管马的。
太奸臣蔡京的书法非常好。
明代的当代手工艺制品比古董还贵,在过我仅此一朝是这种情况。
明朝闹倭寇,倭寇头子叫王直,就特么是中国人。王直就是安徽的。
清军入主中原后,中原遍地剃发易服,但朝鲜还保留的是明朝那一套。以至于朝鲜使臣一来中国,中国官员和老百姓看到他们的穿着以后都泪流满面。不少官员都偷偷借这些使臣的衣服穿。所以说韩国人对中国人的蔑视,大概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吧。
都说明朝特务治国,东厂锦衣卫昼伏夜出。那么这些特务除了替皇帝抓人还干什么呢看东厂会查访物价,比如某年某月某日,鸡蛋多少钱一斤,并且会对皇帝进行详细的汇报。锦衣卫会养大象,以壮观瞻。明穆宗好吃果饼,让亲信太监去买,这哥们就趁机黑钱,穆宗问你这果饼多钱,他就说很贵。穆宗微微一笑说,放屁,这果饼是哪区哪街哪家产的,五钱一个,你还想蒙老子。吓得这货再也不敢了。
过去的高丽政权很强大,北方游牧民族不光对中国朝贡,对高丽也朝贡。今天朝鲜韩国之所以变那么小,都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孜孜不倦的对人家发动灭国战争。虽然没把他们打死,但最终打残了。明初的时候朝鲜还叫高丽,扬言要征服中国,派大将李成桂出兵。这哥们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觉得不太可能,于是乎杀了个回马枪造反当大王了,太祖龙心大悦,说好个乖儿子,以后就改名叫朝鲜吧。李氏朝鲜就诞生了。
古代大臣虽然说起话来文邹邹的,但着急也是会约架的。比如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曾就集结百官,准备在左顺门把自己的政敌张璁截住打一顿。张璁听到风声就避开了,结果他小弟桂萼被这帮人追了一路,要不是跑的快这顿打就挨定了。
明武宗朱厚照给自己起过一堆马甲,比如什么大宝,大庆法王等。最牛的还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他堂弟明世宗朱厚熜更狠,直接来了个无极太上大罗天仙紫金长生圣寿掌五雷大真人玄都镜万寿帝君。
明代历史上有个人叫沈惟敬,特别神奇,是个大忽悠,代表明朝和日本谈判,日军那边的代表是小西行长。沈惟敬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满口答应了他的条件,这哥们一激动就到中国来了,结果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都是沈惟敬瞎答应的,中国这边根本不同意他那些条件,反而要日军退出朝鲜云云,他身在中国没办法,就也是满口的答应。等回国后他怕不好对丰臣秀吉交差,于是骗丰臣秀吉说中国啥都答应了。两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看谈的挺好,都很高兴。这俩人强行唱双簧,最后因为事情败露都被处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