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平行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请收好!

如题所述

平行志愿是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提前批的投档和录取规则,也是全国除其它省提前批外高校投档和录取的所适用的规则,正确使用规则填报高考志愿,才能最大可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理想的专业,最大可能避免掉档、退档和滑档的风险。
我们还是用一个浓缩精致版的高考录取现场来演示一下平行志愿的规则。
假设有10名高考学生的高考成绩、排名和志愿填报情况如下图:
平行志愿投档演示高考学生数据情况
假设有甲、乙、丙、丁四所高校面向该省这10个学校招生,其招生计划分别是2个,省教育考试院给每个学校分配两个投档指标,如下图:
平行志愿投档演示各高校招生计划及指标投放情况
基本数据有了,下面可以开工模拟演示了。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遵循的“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规则,先按所有考生的高考分数高低排序,按分数一个一个的来投档。
考生1高考排名第一,第一个出档,根据志愿他只填报了甲大学,所以投档到甲大学。
考生2高考排名第二,第二个出档,根据志愿他顺利投档到乙大学。
考生3高考排名第三,第三个出档,但填了三个平行志愿,就按先后顺序来检索,志愿A是甲大学,检索一下甲大学的招生指标用完没有,经检索,甲大学的招生指标还有一个,考生3顺利投档到甲大学。
考生4高考排名第四,第四个出档,但填了三个平行志愿,就按先后顺序来检索,志愿A是甲大学,检索一下甲大学的招生指标用完没有,经检索,甲大学的招生指标已经用完,不能投档到甲大学,再检索乙大学的招生指标用完没有,乙大学还有一个招生指标,考生4就投档到乙大学。
考生5高考排名第五,第五个出档,但填了两个平行志愿,就按先后顺序来检索,志愿A是甲大学,检索一下甲大学的招生指标用完没有,经检索,甲大学的招生指标已经用完,不能投档到甲大学,再检索乙大学的招生指标用完没有,甲大学的招生指标已经用完,不能投档到甲大学,再检索乙大学的招生指标用完没有,乙大学的招生指标已经用完,不能投档到乙大学,由于考生5只填报两个平行志愿,两个都没有投出档,所以考生5出现了
滑档
的情况。
经过以上顺序和检索过程,10位考生都按以上投了一次,结果如下图。
平行志愿投档后指标占用情况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一次投档后,我们可以看出,学生5和学生8出现了
滑档
情况,由于平等志愿遵循“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规则,所以学生5和学生8只能在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中还有机会,否则只能进入下一批次录取,结果是很惨重的。
学生5最大的错误是没有保底志愿,学生8最大的错误是志愿填报过高。
而丁大学2个人的招生计划没有完成,这就叫着
断档
,根据规则,丁大学只能在本批次的征集志愿中补录,又按以上程序走一遍。
招生高校把档案提走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保证被录取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要根据你志愿学校的专业再次给你分配录取专业,同样也按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来,每个考生过一遍,如果某个专业有特别要求,如不是色盲、身高达标等,你恰好填报了这个专业,又不服从调剂,那只能
退档
了。学生1和学生3都投档到甲大学,甲大学每个专业只招一个人,而这两个学生都报的是同一个专业,那该专业肯定是录取分数和排名高的学生1,如果学生3不服从调剂到另一专业,那学生3也面临
退档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
: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
稳一稳
: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
保一保
: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其中一个乱冲也无妨。
同时,志愿填报时建议“服从调剂”,普遍来讲,毕业后一个好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如果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至于征集志愿,不说100%就是不好学校,也有少数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一般也不会有你喜欢的专业,基本都是需要被调剂专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