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的画面怎么描写

如题所述

锣鼓喧天的画面描写如下:

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唢呐响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白衣,手持大折扇。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随着这铿锵的锣鼓,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龙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看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停住脚步。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作揖,唱个贺年的大调,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

这时琐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扭去,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

锣鼓喧天的典故:

有一年中秋节后,张岱从南方乘船到兖州去,来到镇江北固山下,见景色壮观,张岱便吩咐船夫慢慢行船,来到金山寺下已是夜间二更时分。他不觉困倦,一时兴起,带着仆人登上岸,走入金山寺。

只见庙里僧众早已入睡,大殿里漆黑一片,寂无人声,但张岱雅兴陡起,便吩咐仆人在大殿里演戏。仆人们点起灯光,照亮整个大殿。一会儿敲响锣鼓,演起戏来,原先寂静的寺院,顿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寺院里的僧人从睡梦中惊醒,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起爬起来,赶到大殿外观望。僧人只管在殿外观看,谁也不敢问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事、什么时候来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