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的规定

如题所述

1. 特邀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吸纳符合条件的调解组织或个人成为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接受人民法院立案前委派或立案后委托依法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活动。
2. 特邀调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当事人平等自愿;
(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
(三)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四)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五)调解过程和调解协议内容不公开,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人民法院在特邀调解工作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对适宜调解的纠纷,指导当事人选择名册中的调解组织或调解员先行调解;
(二)指导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开展工作;
(三)管理特邀调解案件流程并统计相关数据;
(四)提供必要场所、办公设施等相关服务;
(五)组织特邀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六)组织开展特邀调解业绩评估工作;
(七)承担其他与特邀调解有关的工作。
4. 人民法院应当指定诉讼服务中心等部门具体负责指导特邀调解工作,并配备熟悉调解业务的工作人员。人民法庭根据需要开展特邀调解工作。
5. 人民法院开展特邀调解工作应当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建立名册的法院应当为入册的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颁发证书,并对名册进行管理。上级法院建立的名册,下级法院可以使用。
6. 依法成立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及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可以申请加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沟通协调能力的个人可以申请加入特邀调解员名册。人民法院可以邀请符合条件的调解组织加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专家学者、律师、仲裁员、退休法律工作者等符合条件的个人加入特邀调解员名册。特邀调解组织应推荐本组织中适合从事特邀调解工作的调解员加入名册,并在名册中列明;在名册中列明的调解员,视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
7. 特邀调解员在入册前和任职期间,应当接受人民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
8. 人民法院应当在诉讼服务中心等场所提供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并在法院公示栏、官方网站等平台公开名册信息,方便当事人查询。
9. 人民法院可以设立家事、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专业调解委员会,并根据特定专业领域的纠纷特点,设定专业调解委员会的入册条件,规范专业领域特邀调解程序。
10. 人民法院应当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业绩档案,定期组织开展特邀调解评估工作,并及时更新名册信息。
11. 对适宜调解的纠纷,登记立案前,人民法院可以经当事人同意委派给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登记立案后或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委托给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应当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口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
12. 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名册中协商确定特邀调解员;协商不成的,由特邀调解组织或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不同意指定的,视为不同意调解。
13. 特邀调解一般由一名调解员进行。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或当事人要求由两名以上调解员共同调解的案件,可以由两名以上调解员调解,并由特邀调解组织或人民法院指定一名调解员主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申请更换特邀调解员。
14. 调解一般应当在人民法院或调解组织所在地进行,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征得人民法院同意的情况下选择其他地点进行调解。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接受委派或委托调解后,应当将调解时间、地点等相关事项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也可以通知与纠纷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参加调解。调解程序开始前,特邀调解员应当告知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调解规则、调解程序、调解协议效力、司法确认申请等事项。
15. 特邀调解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
(一)是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纠纷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纠纷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
特邀调解员有上述情形的,应当自行回避;但双方当事人同意由该调解员调解的除外。特邀调解员的回避由特邀调解组织或人民法院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