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装公司设计师必掌握的7大概念

如题所述

品牌服装公司设计师必掌握的7大概念

主题概念

一般批发开发是没有系列主题概念的,就算有也比较形式化,为了定主题而定主题。不过这些年一些批发公司也开始有这个意识了。而主题这个东西其实对品牌产品开发是很有帮助的。

主题企划内容,可以直接决定色彩企划、面料企划和图案企划。当设计师的思路快走偏的时候,分析主题板,就可以及时的把思路拉回正轨。

品类概念

品类就是服装细分化时最小的区分单位。比如风衣、夹克、衬衫、连衣裙等等。品类概念不是简单的理解,我想做小衫、裤子、连衣裙品类这些。

作为品牌开发来讲,品类要以客群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定位与能力,将所要推向市场的产品,在研发设计前针对服装的上市波段、风格定位、场合定位、品、款数、价格带等所做的合理规划。

说实在的现在批发在品类组合上也做的不错,只是和品牌比还是不够系统和逻辑化。比如重点品类,批发只是单纯在考虑销量。而品牌考虑的是,重点品类是符合品牌的场合特征的。

波段概念

波段设计是大部分品牌服装公司通用的产品设计开发方式,从上货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开发设计。而批发的波段相对比较笼统,界限也不是很分明,一般是跟随市场走向来开发的,所以如果刚转过来品牌可能会不适应。

在波段的制约下开发设计,使产品整体性、系列性更强,产品的结构和比例更清晰,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一季的设计任务,是一种以市场和销售为导向的设计开发方法。这也是为什么主题总是会和波段“绑”在一起的原因,因为两者都肩负着“产品整体性、系列感、促进销售的艰巨任务”。做为品牌设计师,着重应该掌握的是:

1.波段与温度的关系(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温度)

⒉.波段与品类的关系(什么时间穿什么衣服)

3.波段与色彩的关系(什么时间穿什么颜色)

风格概念

对于一个品牌而言,必须要明确自己的风格定位,这样你的辨识度才够高,才知道如何去选择趋势和开发的素材。

以前做批发的设计师,在风格这块的理解相对粗放,比如韩版、日版、欧版、法式等。而品牌设计师的风格概念更为细化精准。

从服装本身,需要将风格拆解成4要素:

1.色彩2.廓形3.材质4.图案。

风格属性3要素:

1.量感(大、小)、2线条(直、曲)、3.感受(动、静)

价格定位概念

品牌服装分为中低档、中档、中高端、高端、奢侈品。

品牌的定价相对批发来说比较复杂,中低档品牌普遍做法是原料+加工的4-5倍,中档是6,高端7.5~12(就是专业术语:倍率)。而批发定价通常不超过2.5倍倍率。(排除做精品的小批量类型)。而且对品牌来说,因为产品定位差别,每个季节和每个品类的倍率都有差别。比如基本款的倍率低,形象款的倍率高。内搭倍率相对低,外套倍率相对高。过渡波段倍率相对低,主打波段倍率相对高等等。

场合概念

场合着装又名T.P.O场合着装,是指依据不同的场合着装规则进行服饰搭配,打造完美形象。T.P.O是西方人最早提出的服饰穿戴原则,它分别是英文time (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或objective(目的)的缩写。就是告诉人们在着装时要考虑时间、地点、目的这三个要素。另外一个,场合概念对设计开发作用很大。经常会有总监做企划时,对款式的规划出现雷同性,或者是开发过程中,款式的比例严重失调。

因为服装穿着的场合,经常被运用在休闲,通勤及社交或度假。而小圆领相对适合通勤场合,而大圆领的T恤更适合休闲场合,而大V领更适合社交或度假场合,如果款式过于单一,或是没有场合规划,就很有可能出现有的款式过多或过少,或是与场合不匹配,造成销售的问题。

款式比例概念

我们一般都知道,形象款、主题款、基本款,是一种基本的款式分类方法。但一盘货,如何分配三种款的开发比例才合理呢?

形象款,也被称为设计款。这类款式大多是全新款式、设计感强,比较有视觉吸引力,但这类款式的缺点是还没有被市场广泛认可,普通顾客一般都只爱看、不敢买。

主题款也就是顾客常说的流行款。是市场逐渐认可的,能表达当季产品核心卖点的款式。主题款是任何女装品牌的销售主力。不过主题款也有缺点,就是主题款的缺点是阶段性、季节性强,过了流行阶段,可能很快就没人买了。

基本款就是销售部经常说的长销款。此类属于一些日常必备服装,或者用于搭配的服装,销售不太受季节限制,销量基本也是稳定的。但基本款一般都价格较低,利润较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