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如题所述

我观察过很多的小学生,发现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能做到计算准确,很少犯错,而且速度很快;有些孩子,则从一开始就经常犯错,而且这样的错误一直没有改正,一直严重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计算是数学的基本功之一,这是可以通过“苦练”掌握的。但是我本人不建议孩子苦练计算,因为“苦练”虽说可以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思维僵化,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我在多年的时间中,提炼了一些经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解决孩子的计算问题。

孩子计算慢,经常粗心犯错,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良的心态造成
部分孩子认为计算题太多了,产生了“畏惧心理”:怎么这么多题呀,100题得要做多久啊!当ta心态发生变化,就容易赶工,经常出现看错题目,看错符号的情况。

部分孩子轻视计算,因为平时做得太多了,好像反反复复都是那些题目,没有什么新意。这部分孩子主动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弱,经常走神。

2、计算功底差
计算的基本功很重要,如果我们把计算能力当做一栋大楼,那么简单的计算实际上是大楼的底层,难的计算是高层。如果底层出现了问题,那么高层就容易出现问题。

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几个基本部件:

(1)口算基础部分: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100以内加减法口算,表内乘除法。

(2)基本规则的积累:比如竖式书写的规则,最好需要懂得原理。很多孩子各种运算的规则弄混了,这样必然会导致经常犯错。

3、不良的计算习惯:
字迹潦草,格式不对,或者是书写混乱,这些习惯都是因为心态不端正引起的。而且一旦变成了书写习惯,那么往后都可能带来不好的影响。

还有些同学则极度排斥演算纸,总想口算解决问题,这就导致了很多不该出错的地方丢分。

要想调整好孩子的计算,家长一方面不能心态太急,要有些耐心;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千万不要简单的使用“题海战术”。有很多孩子练着练着,不但计算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烦躁,错误更多,最后对数学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下面,翼翔老师从各个方面给家长您举一些例子和方法,给您一些启发。

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家长最应该帮助孩子的,实际上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增强对自我的认知。然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改变问题,这个过程虽然慢,但是特别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很多家长太着急了,一看孩子出错,心里面只想到分数上去了,每天只是大量的让孩子做题。殊不知,如果孩子本身的方法就不对,那么越练实际上效果越差。就像一个错误的投篮动作,练得越久,那么错得就越多。

家长可以试着和孩子讨论,让孩子说一说自己最常出现的两个计算问题是什么?

这个活动可以每个周末都做,不断地让孩子学会反省自己。

可能的原因是:

a、看错数字或者符号,抄写错数字或者符号,例如:1和7写混了,9和6经常无法分辨等等。

b、列竖式时没有对齐数位

c、忘记进退位了

d、盲目口算,没有使用草稿纸

e、注意力不集中

f、没有检查

一般地,犯上面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这是一个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进一步发育之后,有些问题就会消失;另外一方面是孩子的习惯造成的,这是家长可以介入调整的地方。

当你发现孩子经常出错的地方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孩子的做法,让ta反复练习正确的方法,直到形成习惯。

二、加强基本功练习
低年级计算的基本功实际上就是100以内的加减,表内乘除法要能快速准确地心算。而高年级还需要加入因数和倍数,常用数的加减乘除记忆。

例如:在学简便运算的时候,孩子需要知道25×4=100,,125×8=1000等等,还需要对一些加减等于整十整百数的数对有意识:72+28=100,36+64=100,这些数感对于简便运算很有帮助。

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进行5-10分钟的计算练习,练习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以便保持孩子的兴趣。 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口算游戏、“接力赛”等等,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举个例子: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接力加法

从36开始,每次加17,两人轮流报数。

孩子:36+17=53

家长:53+17=70

孩子:70+17=87

家长:.......

一直轮流着算下去,这个游戏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听觉注意力以及记忆力,非常地适合家庭操作。您还可以让孩子决定使用什么数字,这更能增强孩子的参与感,保持孩子的兴趣。

三、培养孩子的做题习惯
经常有家长跟我说,孩子老犯粗心的毛病,总是在简单的地方出错。考试的时候,难题都想到了,就是计算错一个,就是拿不到100分。久而久之,家长泄气了,孩子也变得没有信心,这该怎么办?

实际上,如果低年级的孩子一两个小错误,家长大可不必太过忧虑。而且,千万不要因此而打击到孩子,因为这是孩子特定阶段的小错误,这样的问题,可能过一段时间就能好转,关键是家长要做正确的事情。

家长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可以有以下几个办法:

1、数字一定看清楚

一般如果是应用题的计算,我们写完算式之后,一定要对照着原题再看一遍。很多孩子数字抄错了,后面的计算没错,但是得分还是0.

上面这道题,错误的原因就是抄写错数字了。孩子把38抄写成了39,尽管算式是算对了,结果还是错的。这样的错误实际上可以避免,需要孩子写完一个算式的时候,有意识地跟原始数据比对一次。

2、 运算过程一定要规范

实际上就是要孩子做到认真书写、计算。不管是作业还是练习,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

这个练习,就需要家长平时对孩子有要求,演算纸上怎么写,如何写才能符合要求,从一开始就要养成习惯。有些孩子演算纸这写一下,那写一下,结果呢,一张纸写3题就没有了。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到了初中依然有很多学生是这样的,而且一般都是经常出错的孩子。

3、收集整理错题

现在老师普遍的做法是让孩子在试卷上订正错题,实际上还有更加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把计算错误的题整理到一个本子上。

这个工作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年级就开始做,把计算错误的题整理到一个本子上。到周末或者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讨论总结一下计算方面的问题,看看哪些问题已经改正了,哪些问题依然存在。只有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意识,并且能够自己有改正的想法,进步才会越来越快!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对孩子盲目施压而导致孩子的不知所措,最后彻底丧失信心。

4、让孩子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我们国内最缺乏的一个教学步骤,就是让孩子说一说。这个活动,在外国的课堂上是很普遍的。我们的课堂因为人数多,很难让每个孩子都能说一说。但是家长可以在家庭里面把这个活动开展起来。因为孩子之所以犯错误,可能是因为ta一直都在用错误的方法计算,但是自己不知道,而大人也不知道。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把计算的想法说出来,这样你就能够发现孩子思路上不合理的地方。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有耐心。

每个孩子发育的快慢不一样,掌握知识的快慢也不相同。只要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练习,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另外,数学是很讲究规则的学科,这就需要孩子养成讲规则的意识。实际上,生活中很讲规则的孩子,学习起来也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就要有这个意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而且,当孩子生活中的习惯好了,那么上课和写作业的时候,都能更有效地几种注意力,自然学习效率更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计算要过关,计算需要重视起来。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计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基本的运算法则是上小学后逐步获得的,加减与乘除四则基础运算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练习才能掌握的。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数概念系统以后,才能进行抽象的加减符号运算。运算能力的高低体现在运算的准确性、速度以及运算的灵活性三个方面。以下详解,供您参考!

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首先要明确的是数学计算内容学习是个系统的、连续性的体系。以小学计算内容为例,学习序列如下图:

① 数概念系统

数的计算基本上是伴随着数域的扩充逐步加深的,从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到三年级万以内加减法,四年级的更大的数,整数概念已基本形成并伴随着小数概念系统出现,五年级是分数概念发展的关键阶段。

从整数 → 小数 →分数,构成了小学生数概念发展的认知过程,数的大小,数的比较,基数与序数,奇数与偶数,数位,数的组合和分解,这些是计算的学习准备。

② 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学习序列决定了每个阶段的计算学习都很重要,是下个阶段的基础,夯实基础是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运算首先要算对,这是前提,这需要不断进行多种类,多方面的运算练习。三年级一定要以保证计算100%准确率为练习目标,只有运算准确率发展的同时,再进一步提升速度,基础的口算要达到一感知算式就能立即得出答案。

越到高年级,基础计算所占认知资源比例就越来越小,计算是一种程式,只有把计算练成数学事实,随时提取,才能把更多的认知资源放在更复杂的题目解决上去。

没有捷径,唯有勤练。

③ 计算的灵活性

不要学一些单练整数运算的技能型培训项目,计算灵活性体现在孩子对于算理的启蒙和运用上,比如一年级的凑十法就是凑整先算思想的启蒙,不经历法则和算理,就不能提炼数学思想。

越到高年级,越考察计算的灵活性,理解并灵活运用简算定律,实际上是对运算进行合理处理的思维过程,运算达到既快又灵活的境界。四年级是整数速算与巧算的关键阶段。比如王老师四年级课外数学整理的计算版块知识点。

多接触不同题型,才能使得各种巧算思维和方法去融合,计算的灵活性是体现数学计算能力高低的考察重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3
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
三、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则不懂、性质不清、定律不熟、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一步步训练成的,不要觉得计算简单、无趣,养成喜欢计算、善于计算、验算计算的良好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