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吃饭时该如何避免浪费?

如题所述

1. 形成节约粮食的意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首先要有节约粮食的意识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节约粮食的时候,我们才会做出改变。因此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先提醒自己,这一顿饭绝对不能浪费,这样我们在吃饭时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提示,也会控制自己的食量。与此同时,当我们与亲戚进行聚餐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识地控制点餐的数量,尽量不多点,节约社会资源。
2. 按需做菜
我们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最好烧适当的饭菜,根据人数进行配比,绝对不要因为想要吃就做得特别的多,最后吃不完,反而把那些菜给倒掉了,所以尽量按需做菜,不需要做太多也不要太少,只要不浪费就好了 。
3. 合理处置剩饭剩菜
如果我们平时在家,实在是有吃剩的饭菜的话,最好是放在冰箱里面进行保存,在有效期限内进行二次制作,杜绝直接把饭菜倒掉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外面出去吃饭的话,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回来 ,这也是节约粮食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杜绝餐饮浪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积极的配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们才可以真正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餐桌上面做起,不要浪费粮食 。追答

1. 形成节约粮食的意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首先要有节约粮食的意识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节约粮食的时候,我们才会做出改变。因此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先提醒自己,这一顿饭绝对不能浪费,这样我们在吃饭时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提示,也会控制自己的食量。与此同时,当我们与亲戚进行聚餐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识地控制点餐的数量,尽量不多点,节约社会资源。
2. 按需做菜
我们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最好烧适当的饭菜,根据人数进行配比,绝对不要因为想要吃就做得特别的多,最后吃不完,反而把那些菜给倒掉了,所以尽量按需做菜,不需要做太多也不要太少,只要不浪费就好了 。
3. 合理处置剩饭剩菜
如果我们平时在家,实在是有吃剩的饭菜的话,最好是放在冰箱里面进行保存,在有效期限内进行二次制作,杜绝直接把饭菜倒掉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外面出去吃饭的话,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回来 ,这也是节约粮食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杜绝餐饮浪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的参与,积极的配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们才可以真正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餐桌上面做起,不要浪费粮食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如何杜绝餐饮浪费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节约习惯。一是倡导民众提升节俭意识。政府和大众媒体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推动餐饮消费习惯从“吃剩有余”“顿顿有余”向“杜绝浪费,够吃就好”转变,促使人们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二是鼓励餐饮企业争做行业自律先行者。鼓励餐饮企业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适当引导顾客点半份菜,及时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引导餐饮企业创新点餐模式,为民众树立科学饮食新理念发挥社会责任。

完善相关法规,强化法律支撑。一是细化现行法规。对我国现行的与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调研论证,通过多种立法形式,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对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具体明确规定。二是完善约束措施和惩戒机制。对于各种浪费粮食和铺张消费的行为给予界定,制定惩处措施,让监管者的管理和整治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推动全国各地出台加强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开展光盘行动等配套政策举措,综合治理“舌尖上的浪费”这一不良现象。

引导社会参与,加强政府监管。一方面,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通过 12312 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及时接受和处置餐饮行业有关浪费的投诉。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餐饮企业在厉行节约方面的好做法,对餐桌浪费现象和不良餐饮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另一方面,加强各部门密切配合。通过联合执法,对餐饮企业进行随机抽查,重点督查餐饮企业宣传提示、推进节约型科学文明餐饮消费方式等有关制度的建立、落实情况,及时查处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2-06-22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8月19日,就制止餐饮浪费现象,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

颜炳罡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切实制止餐饮浪费,需要充分激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节俭”基因。

传统文化“节俭”基因多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重视吃,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与此同时,崇俭戒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也历史悠久,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思想上争鸣不已,但在节俭上有惊人的共识,如,孔子在《论语·述而》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墨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韩非子》: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中国人节俭习惯、意识的养成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颜炳罡表示,儒家文化中的“节俭”思想和表述非常丰富,而且一代代有传承,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比如,明代朱用纯(1627--1698)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话,都是需要每个人记取的“节俭”美德。

颜炳罡从小在农村长大,作为上世纪60年代初人,对食物短缺有清晰的记忆,那时候村里人见面第一句问候话都是:你吃了吗?这句话能成为问候话,说明我国有过长时间的物质短缺。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颜炳罡偶尔回到老家,农村人见面还不忘问“你吃了吗”,这是饥饿时代留下的语言“活化石”。

颜炳罡说,哪怕半个米粒也来之不易,里边有农民的辛苦付出,我们要做好节俭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边汲取营养,弘扬好勤俭节约美德,切忌铺张浪费。

“节俭”基因如何激活

弘扬传统美德,山东很多地方做到了“文化上墙”。去过沂源的人会发现,每个村庄的临街墙壁上,都画上了中华传统美德图,其中包括一些勤俭持家的内容。该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水介绍:除了传统美德,一些村规村约也都上墙了,艺术效果不一定很漂亮,但是会对人们的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颜炳罡认为,传统文化中的“节俭”基因,需要一定的形式和仪式才能激活,到群众中上优秀传统文化课、“文化墙”,都不失为好的方式。

把吃饭当成修行

唐代有一位马祖禅师(公元709-公元788),曾经有人向他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人很纳闷,说:每个人不都是如此吗?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明代大儒王阳明据此典故写过一首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王阳明这首诗的意思是“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

把吃饭当修行,是说从日常生活中就注意点点滴滴,严以律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关于吃饭,颜炳罡讲了“吃饭百鞭”四个字的深刻内涵。

他说,过去在农村吃饭,家里老人让孩子不浪费粮食,常讲“吃饭百鞭”,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过去用牛耕地,牛累得有时走慢了,就用鞭子抽一下它的屁股,耕一次地,牛要挨一百鞭。“一百鞭”当然是约数,言种地之辛苦,粮食是用人的汗水和牛的生命换来的,提醒我们吃饭的时候,不能忘记粮食来之不易。

现在种地虽然不用牛了,很多地方机械作业了,但农业生产依然坚持它的“天时”节奏,一粒小麦的生产要经历深秋、整个冬天和春天、夏初四个时段,农民寒暑往来的不易并不见得减几分,我们走上餐桌吃饭的时候,要心怀恭敬之心,认真以待。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第3个回答  2021-06-29

少点菜,不够再点,吃不了打包带走。

第4个回答  2022-03-28
避免浪费的方法就是按个人的量来烧菜煮饭不要煮的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