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羽肉鸡的饲养管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目前我国各黄鸡育种公司育成的黄鸡配套系主要为仿土鸡类型,即在配套中引入有隐性白品系的血液,其父母代种鸡的生产性能较高。黄鸡父母代种鸡的饲养管理,可分为三阶段进行,即育雏期的管理、育成期的管理和产蛋期的管理。另外,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也需特别注意。
(一)、种鸡生产性能
下表为黄羽肉鸡父母代种鸡主要生产性能指标: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开产体重(kg) 2.0~2.1 平均种蛋合格率(%) 97 开产周龄(5%产蛋率) 24~25 种蛋平均受精率(%) 92 产蛋高峰周龄 29~30 种蛋平均孵化率(%) 85 产蛋高峰产蛋率(%) 85~87 育雏育成期成活率(%) 95 68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枚) 175 产蛋期死亡率(%) 8 68周龄饲养日产蛋数(枚) 180 育雏育成期耗料量(kg) 10 68周龄提供的雏鸡数(只) 140~145 产蛋期耗料量(kg) 42 (二)、父母代种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育雏期的管理目标 雏鸡的抗病力差、消化能力弱、对外界环境敏感、适应性差,在管理上要求精心细致。育雏期的管理目标:一是要保证高的育雏成活率,6周龄成活率要达到95%以上;二是要保证鸡雏的正常生长发育,6周龄体重必须达到600g;三是要保证较高的均匀度,各周龄的均匀度应达到75%以上。
2.育雏期的管理
(1)育雏方式 育雏期可先择平养,也可进行笼养,只要管理得当,均可获得良好的生产成绩。在平养时,建议采用网上(栅上)平养,这对保证鸡群健康、提高成活率有利。
(2)初生雏的处理及对鸡质量的要求 雏鸡出壳24h内注射马立克苗;进行人工雌雄鉴别,鉴别率要求达95%以上;父系公鸡断趾,以区别父系公鸡与母本漏检公鸡。
(3)育雏温度 温度是良雏的首要条件,必须严格而正确的掌握。第一周育雏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降低2~3℃,至6周龄达18~20℃.
(4)饲养密度 高密度饲养,有百害而无一利。饲养密度与鸡群的生长发育、鸡舍环境、均匀度、鸡群健康密切相关。但是,饲养密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着鸡舍条件,特别是通风条件、饲养季节而有所变化。适宜的饲养密度见下表: 周龄 地面平养(只/m2) 网上平养(只/m2) 立体笼养(只/m2) 1~6 10 12 220 7~12 6 7 380 13~20 5 6 400 3.育雏期的饲养 育雏期的自由采食,以促进其何况的充分发育,务必达到各周龄推荐的标准体重。参见下表: 周龄 体重(g) 周增重(g) 每天耗料(g) 每周耗料(g) 累计耗料(g) 1 110  15 0.105 0.105 2 220 110 28 0.196 0.301 3 320 100 36 0.252 0.533 4 420 100 38 0.266 0.819 5 510 90 40 0.280 1.099 6 600 90 42 0.294 1.393 (三)、父母代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黄鸡配套父母代种鸡,从第七周开始进入到育成阶段,育成期管理与育雏期有很强的连贯性。这段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了鸡在性成熟后的体质、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在育成期,鸡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消化能力、抗病力也有所增强,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较少死亡。种鸡在育成期需进行限制饲养。
1.种母鸡的限饲方案 父母代种母鸡推荐的限饲方案如下表: 周 龄 体 重(g) 周增重(g) 每天给料量(g) 每周给料量(g) 累计给料量(kg) 7 690 90 44 0.308 0.308 8 780 90 48 0.336 0.644 9 860 90 50 0.350 0.994 10 940 80 52 0.364 1.358 11 1020 80 54 0.378 1.736 12 1100 80 57 0.399 2.135 13 1175 75 60 0.420 2.555 14 1250 75 60 0.441 2.996 15 1325 75 66 0.462 3.458 16 1400 75 69 0.483 3.941 17 1475 75 71 0.497 4.438 18 1550 75 74 0.518 4.956 19 1625 75 77 0.539 5.495 20 1700 75 80 0.560 6.055 21 1780 80 83 0.581 6.636 22 1880 80 86 0.602 7.238 23 1960 80 90 0.630 7.868 24 2060 100 94 0.658 8.526 2.限制饲养时的注意事项
(1)限制时间 黄羽肉种鸡与白羽肉种鸡相比,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母鸡限饲应在7周龄开始进行,此前自由采食。
(2)选择与淘汰 在育雏结束时,结合转群,将少数毛色发麻、发白、发黑,胫发白等外观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淘汰。将生长发育不良、体重过小和体格较弱的鸡移出或淘汰,因为这些鸡经不起强烈的限饲,即使存活下来,也是不合格的种母鸡,产蛋少,浪费饲料。
(3)断缘 限饲时鸡群易发生恶癖,特别是开放式鸡舍,应在限饲前进行断喙。断喙除了防止啄肛、啄羽外,还能防止饲料浪费。断喙要在6至10日龄进行。
(4)体重和均匀度的控制 体重称量和给料量的确定方法与白羽肉鸡相同。父母代种鸡各周龄的均匀度应在75%以上,越高越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