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过热时要减少国债发行量

经济过热时为什么要减少国债发行量?发国债的目的是什么

发国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筹集国家大型项目或其他目的所需资金。如:铁路、公路、水利建设等都可能发国债。这些项目一次支出金额巨大,财政一时难以承担。通过发国债就可以解决。经济过热时,国家应相应减少大型工程投资,给经济降温。所以要减少。
扩展资料
为什么当前我国要去杠杆防止经济过热发展?
经济过热就是需求过旺的意思,需求大抵分三类: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我们都知道消费和净出口是不容易过旺的,所以说一般指的就是投资过旺。为什么投资过旺呢?因为流动性过于充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讲持有货币是人们配置资产的一种方式,还可以购买消费品、投资品、投机品等等。而货币需求一般来说是有一个度的,它跟流动性相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流动性的凸函数,那么多出来的这部分流动性就要放到投资品、投机品当中。投资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是你的方向对不对。有些经济活动名义上是投资,但实际是投机,为的是短期内获得通胀带来的好处。既然是投机,就必然存在着不理性的行为。人们购买投资品再将它销售出去,不是为了长期计划的生产,而是为了赚取差价,从而形成要素价格的泡沫。泡沫当然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泡沫的扩张意味着实际需求的下降,因此最终又回复下来。
为什么要防止呢?就是因为不理性的投机行为对生产要素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尽管经济过热能够带来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快速增长,但是GDP这一指标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衡量了生产的数量,而没有衡量生产的质量。因此,经济过热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投机和短视。当然,如果投资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基于良好的预期和基本面分析,那么就不能叫经济过热,这是好现象。衡量一个经济体运行的结果必然要包含两个指标:数量和质量。质量当然越高越好,但数量则未必,因为我们要的是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8
发国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筹集国家大型项目或其他目的所需资金。如:铁路、公路、水利建设等都可能发国债。这些项目一次支出金额巨大,财政一时难以承担。通过发国债就可以解决。经济过热时,国家应相应减少大型工程投资,给经济降温。所以要减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8
经济过热会产生通货紧缩,货币相对减少,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减少市场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减少通货紧缩的压力,平衡市场货币量。
第3个回答  2023-02-16
减少国债发行,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经济过热,意味着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抑制经济过热,就是减少社会总需求。
国家发债,得到的收入,计入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在一定年度中,是必须要花掉的。于是,就成了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形成社会总需求,通过转移支付、基础建设投资等,会使流通中增加货币。反之则市场流通货币减少,减少社会总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