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旅游特色河北省旅游发展现状

如题所述


1.河北省旅游发展现状




河北2021年重大项目规划年前公布,省级重大项目共682个,总投资11896.5亿元。


一、河北省发展现状


1.河北省的地理位置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被中国首都北京环绕,东临天津,东南濒渤海,南接山东,南接河南,西邻山西,西北和北部与内蒙古接壤,东北与辽宁接壤,总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常住人口7591.97万人。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西临太行山,北依燕山,有地海河、滦河两大水系。它是中国的东部美国经济,东西方向是连接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桥梁,南北方向是连接东北地区与华中、华东地区的交通咽喉。省会石家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山也是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副中心。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熊一个新区,河北省,把保定、沧州所属的四县一市变成北京副中心。


2.河北省GDP增长


202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达到36206.9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8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597.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9.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1:38.3:51.6调整为10.7:37.6:51.7。


在2020年全国31个省市GDP排名中,河北省排名第12位,总产值和GDP增速均超过首都北京,是3万亿俱乐部。当然,人均GDP和北京是有差距的,但是作为北京的摇篮s发展,河北省整体发展不会太差。


3.河北省11个城市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6月,河北省共有11个地级市,其中市辖区49个,县级市21个,县91个,自治县6个。


河北每个城市人口多,GDP也有一定水平。但从人均GDP可以看出,除唐山外,包括省会石家庄在内的所有城市人均都在1万美元以下,不及中国平均水平。虽然廊坊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但其人均GDP只有9000多美元。


钢铁之城唐山,目前是河北的龙头GDP超过7000亿元,总量和人均GDP均居全省第一。省会石家庄合计近6000亿(含省直管县级市辛集),位居第二。之后3000亿城市是沧州、保定、邯郸、廊坊;2000亿水平是邢台;千亿级的有秦皇岛、张家口、衡水、承德,这四个城市的人口总数比其他城市都少。


2017年,国家建立了千禧年计划熊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其用意,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指出的是,熊一个新区,即保定所属的雄县、安新、容城,原本是最常见的三个县,与河北乃至全国的其他县没有什么区别。千禧年计划这三个普通县恰恰是探索普通地区新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广大县提供一个样板。


人均,河北省各市排名顺序为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沧州、承德、邯郸、张家口、保定、衡水、邢台。


作为常住人口7500万的人口大省,河北只划分为11个地级市。不难看出,河北的整体发展程度受广大县镇的影响显著。河北下辖近100个县


河北省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唯一地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河北省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海陆空交通网络。2020年,河北省货物运输总量24.8亿吨,比上年增长2.0%;货物周转量13735.5亿吨公里,增长1.2%。运送旅客总量1.8亿人次,下降59.9%;客运周转量603.6亿人公里,下降54.0%。机场旅客吞吐量1046.8万人次,下降28.5%。沿海货物吞吐量12.0亿吨,增长3.6%;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46.8万标箱,增长8.3%。


全省公路里程20.5万公里(含村道),比上年增长4.0%。其中,新增高速公路33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80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17.7万公里(含专用公路)。


铁路


河北省有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铁路、京包铁路、京通铁路、京哈铁路、石太铁路、石德铁路、黄硕铁路、大秦铁路等28条主要干线铁路经过河北省,铁路货物周转量居中国内地省份之首。


公路


河北省有27条国省干线公路,公路货物周转量居中国内地省份第二位。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279公里,位居全国第二。


水路运输


河北省的航运条件非常便利。从南到北有黄骅港、天津港、唐山港京唐港、秦皇岛港、建设中的唐山港曹妃甸港等大型海港。秦皇岛港年吞吐量为2亿吨,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港口。唐山港京唐港已形成3亿吨吞吐能力,唐山港曹妃甸港达到3亿吨,黄骅港年吞吐量过亿吨。其中,唐山港和秦皇岛港位列中国8大海港。


航空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截至2019年9月,河北省共有7个开放民航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25日通航。它位于北京和廊坊的交界处。2018年,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进入千万级机场行列,拥有两个航站楼、一个综合保税区、两个国际快递监管中心、四家基地航空公司。


北戴河机场建设等级为4D,跑道长度为2600米,力争202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邯郸机场于2007年通航。唐山三女河机场于2010年7月13日通航,航线20余条。2017年5月31日,承德普宁机场正式通航。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9公里的宁远机场于2013年6月开航。


地铁


截至2021年4月,河北省有一个地铁系统,就是石家庄地铁。地铁系统共三条,包括1号线一期、二期,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二期,总里程76.5公里,60座车站。2019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原则,22号线(平谷线)工程调整为东大桥至平谷,长度78.6公里。研究采用双流市8辆D型车,投资调整为639.3亿元,其中河北段长度22公里,河北段投资183.7亿元。该项目的建设期为4年。


2.2020年重大项目建设


2020年,河北省重点项目投资8852亿元,三件大事取得标志性成果。熊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熊静城际、安雄高铁站开通运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如期实现。76个冬奥会项目全部完工。


三件大事取得标志性成果:熊某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新阶段,塔吊如火如荼;熊静在


取得决定性成果:重点河流74个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类的比例同比提高14.9个百分点。全年减少地下水超采6.64亿立方米,增加引江济黄水量21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植树造林882万亩。


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被动房累计开工44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继续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


基本上,人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1941个老旧小区改造、6500公里农村公路改扩建、307所公办幼儿园、4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457个社区养老设施、20项民生工程全面建成。


3.“十三五”重大项目建设


高起点规划建设雄高标准的新区,规划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大规模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高速铁路、太行山高速公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京津冀步入正轨已经基本成型;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承接京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71个,总投资11348亿元。冬奥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冬奥会场馆和配套设施全部建成,赛事服务保障能力全方位提升,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超额完成“十三五”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压减粗钢产能8212.4万吨。创新迈上新台阶,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6%提高到6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1628家增加到9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9万家增加到8.7万家。5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等等级,创历史新高。全省旅游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6%。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成功举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30%。


1125万户完成了双代项目改造,且PM2.5平均浓度已由2015年的7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44.8微克/立方米,降幅近40%。国考地表水断面全部淘汰劣类,优良断面比例提高了28.4个百分点。累计减少地下水超采43.5亿立方米,新增国土绿化面积39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提高到35%。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民生工程实施,城镇新增就业421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9.9%和104.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圆满完成,1,073空心村庄空置率超过50%,进行搬迁和整顿。


三。2021年河北省682重大项目清单


为充分发挥省重点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省重大项目升级,河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河北省2021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河北省安排了682个省


2.去年河北省旅游经济步入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承办。季乐是一个聪明又聪明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助力河北省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省景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为目标而建设的。包括平台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管理、游客会员服务四大功能类别。涵盖了景区及场馆、酒店及民宿、网络名人线路、乡村民俗、文化创意商品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谓是集河北文化旅游数据的掌上百科。


据介绍,乐游集平台可为游客提供旅游预订、机票订购、酒店住宿、美食餐饮、旅游线路、地方特色、文创商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省、市、县、景区旅游信息互联互通,全面覆盖游客游前、游中、游后需求,真正实现。同时,平台会不定期推出各种线上活动,与全国各地的游客进行互动。


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杨军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技术将再次赋能文旅产业,为河北文旅融合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新基础设施,乐游集将继续探索智慧文化旅游新场景,加快河北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撬动文化旅游消费助推区域市场,推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2010年1月11日上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通过视频会议。据悉,2021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全国乡村旅游现场工作会议、全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专题培训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现场推介会、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工作会议、全国文化和旅游科教工作会议、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多部作品实现创新突破或受到上级表彰,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稳步稳步发展,实现了第十四届全国文化旅游大会


2010-2010年,河北省旅游文化资源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融合了京津冀三位一体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其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具体来说,河北省旅游文化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旅游资源广阔,数量众多。


河北省幅员辽阔,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大量的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在广大的城乡。全省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居全国之首,其中不乏上文提到的国家级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河北省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拥有许多品位高、垄断性强的独特资源,如避暑山庄、外八庙、清西陵、清东陵、西柏坡等。这些旅游资源是不可复制的,受到全世界游客的青睐。


(二)鲜明的地方特色。


唐代作家韩愈说:燕和赵自古以来就有悲歌。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自古以来赵岩人的英雄气概。赵人在宽厚待人的氛围和河北的民间体育、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中表现出这种精神。例如,戏曲和曲艺的表演和唱腔明显响亮而富有激情,歌舞的风格优雅,武术和


在河北广袤的土地上,它的物质、精神、固有甚至语言(方言)文化因素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下来。例如,绘画、音乐和舞蹈是一些很容易与外国文化融合的艺术。然而,河北中国的戏曲、民歌、民俗和年画仍然沿用大量的传统表达方式和风格。相对于北京、天津这样的文化大都市,河北省的这些传统艺术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并不大。


(4)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悠久,基础深厚。


据考古研究,早在远古时代,河北就有人类生活的足迹,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阳原县的桑干河河畔,被称为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许多研究人员。从古人类遗址开始,历经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河北省直到现在都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5)旅游景点交通相对便利。


河北省交通四通八达,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数量和空中交通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通达性好。前往各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工具种类繁多,可供游客选择的范围很广。其中,夏季热门的旅游景点如嵯峨岩、驼梁、西柏坡革命度假区等,从石家庄乘公交车可直达,经济便捷。


3.河北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武烈河西岸狭窄的山谷上。它是清朝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颐和园、拙政园同时公布的s园和柳园。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野三坡


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业自1986年发展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野三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


它享有世外桃源用它的雄伟、险峻、奇特、幽静自然景观和古代历史遗迹。自1984年开发以来,已建成以雄伟、奇特、湿润、幽静、以古代军事文化为主题的龙门天关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的白草滩、溶洞七泉的鱼骨洞泉景区。


4.河北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地方特色旅游业发展。


5.河北省旅游市场分析




京津冀三省市地缘相连,人缘相近,文化相近,对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三地尤其是河北的发展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拉动效应突出,是区域合作最容易启动和实现的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发挥着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既是共振点和共赢点,也是突破点和突破口。


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具比较优势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多、品位高。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明清皇家陵寝等七大世界文化遗产集中在此,占全国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全国有200多个景点


京津冀区域旅游特色互补。京津冀旅游既有一脉相承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北京作为首都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优势明显。天津现代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以现代文化、民俗文化、欧洲古典风情最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历史底蕴深厚,资源类型齐全,尤其是海岸、海岛、草原、湖泊、天然冰雪、优质温泉、青山秀水、田园风光等。这些都是发展环京津休闲产业的特色资源。


京津冀地区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京津冀地处环渤海中心,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迅速崛起的第三增长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利。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拥有4亿人口,三地私家车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6万亿元,占全国的10.9%。经济优势明显。2013年,京津冀旅游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6.6亿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


京津冀区域合作基础坚实。多年来,河北一直采取实施环京津战略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先后与北京、天津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京港澳高铁旅游营销联盟与京津等六省市的高速铁路沿线,并发起了中国长城旅游营销联盟与北京、天津等长城沿线八省市合作,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广北方交易会等活动。三地初步建立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拓展了旅游市场,加强了旅游监管合作,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三地旅游经济圈的逐步形成,为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景广阔。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难以突破传统行政区的束缚,缺乏一体化协调机制和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落后,旅游资源集约开发利用不够,整体形象和品牌不清晰,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实打破各自的思维定势一亩三分地共同促进协调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协同合作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旅游合作起步早,进展快,但尚未形成统筹规划、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三是地方要主动作为,共同推动成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完善京津冀政府间沟通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关市县参加的定期旅游协调会议制度,研究确定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政策和机制,协调解决区域旅游发展合作重大问题。同时,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合作发展规则和标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交流。


第二,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促进协调


构建综合旅游交通体系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基础。目前,三省市之间和重点景区之间的道路建设滞后,一些路段断头路多,交通堵塞严重,道路等级低,可不能适应快速便捷的现代旅游交通需求,从而影响京津冀旅游业的整体快速发展。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开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在旅游旺季增加三地之间的旅游列车数量或席位。力争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车的网络体系,共同推动三地旅游集散中心开通到外地的旅游直通车,构建城际旅游公共交通网络,构建京津冀公交圈。


第四,共同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鲜明的区域旅游品牌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是地方政府要大力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推广,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联合策划组织旅游宣传活动,联合参加旅游展览,联合举办旅游节,联合赴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进行联合促销,建立和形成一体化宣传格局。河北将着力整合节庆活动,与京津合作,将张北草原音乐节、衡水湖马拉松等区域性节庆活动打造成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搭建京津冀旅游宣传营销平台,推动在三地媒体开设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专栏,在三地旅游网络设置京津冀旅游板块,支持区域内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联合建立旅游营销合作联盟,鼓励在策划包装产品、省际联合促销、互派旅游团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第五,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体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咨询服务、标识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自助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一体化。探索区域旅游惠民便民政策,加快省际旅游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开通远程网络预售票系统,积极推进京津冀旅游卡,实行统一的旅游套餐,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


对于河北旅游业来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争取更大的成绩。只要三地加大整体融合,加强紧密合作,促进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特别是河北旅游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6.河北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河北省承德市。每个人都应该听说过这个著名的避暑胜地。再加上京北第一草原等景点,承德的旅游开发起步较早。现在它如火如荼。


承德s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在河北省并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所以尽管这里风景优美,但2018年的人均旅游消费只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