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展劳动教育?

如题所述

1、劳动教育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途径和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培养劳动技能,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不停留于掌握劳动技能,更以塑造学生人格、完善学生品德、培养价值观念为目标,它既是“立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的途径。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在持续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教育的素质教育不是全面的素质教育,没有劳动教育作为载体,素质教育开展也不能有效达到目标。
扩展资料:
新时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与建议:
1、营造崇尚劳动的风尚,扭转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偏误观念;
2、关注劳动教育的教育属性,避免劳动教育被空心化和边缘化;


3、整合劳动教育资源,避免劳动教育零落分散不成体系;
4、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支持保障;
5、发挥教师示范作用,避免劳动教育成为学生的“独角戏”。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世界观培育功能。通过劳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本质、价值和方式,认清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劳动、劳动者、劳动方式。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青年学生在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同时,也了解人民的疾苦及劳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解,最终形成正确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劳动观决定劳动态度,劳动态度影响劳动者的精神面貌。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踏实、勤奋、严谨的劳动品质,使其在劳动实践中成长、成才。作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大学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正本清源,反求诸己,思考如何才能紧跟时代,夯实基础,服务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7
开展劳动教育有多个重要的理由和目标:
1、培养实际技能: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各种实际技能,如手工艺、机械维修、农业技术等。这些技能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都非常有用。

2、培养劳动态度: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学生可以培养勤奋、负责任和自律的态度。劳动教育帮助他们明白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3、促进团队合作:劳动教育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学生在劳动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

4、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义工活动等形式的劳动,学生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心。他们了解到劳动对社会的贡献,从而激发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

5、实践教育和跨学科学习:劳动教育提供了实践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它还可以促进跨学科学习,例如在农场工作中,学生可以涉及到科学、数学、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