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的主要类型有

如题所述

一、重力式挡土墙
1. 依靠墙自重抵御土压力而保持稳定。
2. 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
3. 断面尺寸大,墙身较高,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
4. 适用于产石料地区;地基良好,非地震和沿河受水冲刷地区;多用浆砌片(块),墙高较低(6m)时也可用干砌石。
二、半重力式挡土墙
1. 上下墙背间有恒重,利于恒重台上填土重力。
2. 结构较重力式挡土墙轻盈,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3. 施工相对复杂,材料要求较高。
三、悬臂式挡土墙
1. 墙身仅在地面以上设置,依靠墙体的悬臂作用抵抗土压力。
2.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或地形陡峭的山坡。
3. 墙体高度受限,且对墙体本身的强度要求较高。
四、扶壁式挡土墙
1. 墙体与地基之间设置扶壁,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2.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且需要较高墙体的场合。
3. 施工相对复杂,材料成本较高。
五、锚杆式挡土墙
1. 通过锚杆将墙体与地基岩体连接,利用岩体的锚固力维持墙体稳定。
2. 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低的山体或岩石地区。
3. 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且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六、加筋土钉式挡土墙
1. 通过土钉和加筋材料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增强其稳定性。
2. 适用于土质较松散,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
3. 施工相对简单,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七、地下连续墙
1. 通过地下连续墙体抵抗土压力,适用于地基承载力极低,或需要同时进行地下开挖的场合。
2. 墙体强度高,防渗性能好,但施工成本高,对施工技术要求严格。
八、排桩式挡土墙
1. 通过排列的桩体抵抗土压力,适用于需要较大墙体高度或地基承载力极低的场合。
2. 施工相对复杂,但墙体稳定性好,且可根据地基条件灵活调整桩距和桩长。
九、水泥土墙
1. 通过水泥土搅拌工艺形成墙体,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且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场合。
2. 施工简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但墙体高度受限。
十、土钉墙
1. 通过土钉与锚杆的配合,提高土体的稳定性,适用于土质较松散的山体或路基边坡。
2. 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适用范围相对有限。
十一、逆做拱墙
1. 利用拱形结构的自重和土压力相互作用,维持墙体稳定。
2. 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且需要较高墙体的场合。
3. 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且对材料要求也相对较高。
十二、柱板式挡土墙
1. 通过立柱和顶板的结构组合,形成墙体,适用于需要较大墙体高度的场合。
2. 结构稳定性好,但施工相对复杂,材料成本较高。
十三、朵式挡土墙
1. 采用多个独立的挡土结构组合而成,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或需要较大墙体高度的场合。
2. 施工相对复杂,但结构稳定性好,且可根据地基条件灵活调整结构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