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对子女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如题所述

父母间吵架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1. 社会自信心和能力会受到影响。当孩子通过观察父母间的吵吵闹闹感受到不比较安全的感觉时,他们的社会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2. 沟通技能会遭受影响。如果孩子经常在家里听到父母互相争吵、责备对方,他们会学会以说激烈、攻击性的话语进行交流,这在以后有关人际关系方面会面临困难。

3. 家庭温馨气氛会遭到破坏。当一个家庭中经常出现吵闹时,很多对孩子来说、家庭温馨的气氛就会被破坏。

4. 孩子容易受到创伤。如果孩子经常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父母的冲突影响,也有可能发重挫他们的自尊心,并给他们带来创伤。

5. 孩子容易放弃面对困难、学习压力等问题。由于父母互相吵架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孩子怯懦、寡言、放弃面对困难等问题,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8
父母经常吵架会造成孩子的恐惧感、自卑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性格缺陷等。父母在孩子面前,需要平和的去解决问题,不要采用过激的行为,或者是过于暴力的形式解决问题。

1、恐惧感:孩子的世界全部来源于父母,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时,只能用哭泣表达自己的不安心理,会让孩子产生极度的恐惧感;

2、自卑感:父母经常吵架,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造成了父母争吵,他会认为自己不应该存在,会产生负面情绪,在人际关系中会过分讨好别人,压抑自己,形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孤独感:父母吵架时孩子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孩子就会产生孤独感,生活中的一点刺激可能就会让孩子产生寂寞、无助、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严重时可发生孤僻、迟钝等严重障碍;

4、缺乏安全感: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安全,他人不值得被信任,长大后他们会很难与人合作,也很难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

5、性格缺陷:孩子如果经常看到父母吵架,会有性格上的影响。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遇到问题时,也会用争吵的方式解决,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容易出现暴躁、易怒、吵架的行为,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6、其他影响: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轻则会让孩子产生操纵欲,左右逢迎、没有规则,重则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造成孩子无法集中精神,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父母经常吵架还会引起孩子对婚姻的不信任,也容易在将来的婚姻关系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导致其婚姻关系的恶化。所以作为父母为了孩子也必须控制情绪不要吵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2-04
一定有很多人对原生家庭存在着很多疑问:好像我们长大以后,所有的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碍,过不去的那些接人待物的门槛都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有那么严重吗?

  是的,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又或者说就算原生家庭影响了我,我又改变不了我的家庭,又能怎么办呢?除了去埋怨父母、憎恨父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毕竟寻求帮助的原因就是想让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变好,解决当下的问题。

  
原生家庭影响着一个人太多方面,今天我们谈论恋爱关系中的影响。

  第一种影响:你选择的另一半,要么和异性父母相似,要么完全相反。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男女都不会只谈过一次恋爱,或者说很少只谈过一次恋爱,如果你静下心来去觉察一下自己的几段恋爱,你会发现你的几任对象身上一定存在着共性的特点。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很老实的那种人,有的人找的对象都是“渣男”“拜金女”等,为什么你总是找相同类型的对象,一定是在你的潜意识里你需要他/她身上的那份特质,而这份特质就像无形的磁铁一样吸引着你,你也不知道为何,你就是吸引这种人靠近你。

 发展心理学中把3—6岁的儿童期成为俄狄浦斯期,这个时候我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特殊的情结,男孩有恋母情结,女孩有恋父情结,在心理上也会对异性父母产生认同,前提是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也良好。于是在长大后找对象的潜意识模版就是异性父母的形象,你的另一半在某种特质上一定像极了你的爸爸或者妈妈。但如果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在小时候教养方式不良,存在打骂、侮辱等家暴行为,会在你的心理产生阴影,长大后这种创伤时刻提醒着你不找和那个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一样的人,于是就会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反的人。例如你的爸爸爱喝酒,喝完酒回到家会打妈妈和你,那么在以后找对象的时候,你很大可能的找不喝酒的男生,因为喝酒这种行为已经在幼年的心里留下了恐惧、伤害的阴影。

 
 第二种影响:依恋模式影响着你跟伴侣的亲密关系。

  幼儿在小时候会跟主要抚养人(一般是妈妈)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叫做依恋,依恋的类型有:

  1、安全型。

 
 当与母亲分离时他可能哭也可能不哭,哭是因为妈妈不在了,他喜欢妈妈胜过陌生人。当母亲回来时,他积极寻求接触,啼哭立即减少。

 
 2、回避型。

 
 和母亲在一块儿的时候,他似乎没有对母亲作出什么反应,而当母亲离开时,一般没有苦恼的表现。他对陌生人的反应好像对母亲的反应一样。当与母亲团聚时,他却回避母亲或很久才跟她打招呼。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也经常不去拥抱母亲。

 
 3、抗拒型。

  
与母亲分离以前紧靠其母亲,不愿离开母亲一步,虽然母亲在跟前,也不主动探究环境中的事物。当与母亲团聚时,表现出非常生气的抗拒行为,甚至推开和搡打母亲。当母亲抱起他时,他仍然继续啼哭,很难安抚他。

 
 4、无组织的紊乱型

  
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儿童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抱起他的时候,他的目光却看到别的地方,或用一种茫然抑郁的眼神接近母亲;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母亲是否能够及时的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并满足来决定的,例如年幼的孩子需要吃奶时母亲是否能及时喂奶,冷了热了是否能及时增添衣物,需要安抚时是否能给予拥抱、抚摸等。

  除了安全型依恋类型,其他三种类型都会在恋爱中产生问题,主要是从小没有获得被爱、值得爱的信念,以至于在恋爱中时刻怀疑自己是否是被爱的,缺乏爱的能力和信念,要通过其他方式不断验证自己的假设,证明被爱,寻求安全感。典型的行为就是:当你发现对方一天都没有给你打电话发短信时,你打电话对方没接时,你会发疯似的寻找对方,你担心对方不爱你、不在乎你、抛弃你,所以不顾一切的去找他问清楚原因。时间长了,这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恋爱压力,导致分手。在夜深人静时,你也许也检讨过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下次克制住,用合理的信念说服自己:他在忙没看见手机,他在开会手机没带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但是下次情况出现时,你依然按捺不住,发疯似的去追问、查个水落石出。

  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原生家庭的生活下,父母没有给到你安全型的依恋感觉,没有让你对自己产生价值感,你会把小时候需求的不被满足归结为自己不值得被爱、都是因为自己不好,进而否定自己,丧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