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风塔作文4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振风塔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安庆市这一座秀丽的小城,在长江北岸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振风塔。

据说振风塔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明代以前,安庆文风凋弊,一些星相学家觉得应建一座塔来重振文风,振风塔建成后果然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大书法家邓石如等。

振风塔共八角七层,各悬铜铃,风起时“沙沙”作响,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塔有三个特点:一大,二高,三妙。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安庆市一些资料就放入振风塔的第三层,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拿出来时依然完损无缺。塔呈圆锥形,从外面看,像是龙宫里的定海神针,插入云霄。里面层层都有门,168级台阶盘旋而上。

我和爸爸登上了第一层,我欢快地叫着,向塔下的妈妈挥手,我又开始向上登爬。四岁的我一手抓住栏杆,一手紧紧地抓住台阶,爸爸在后面托着我。到了第四层,我怎么也不敢再往上爬了,只是往塔下瞟了几眼,整个安庆城尽收眼底,长江水滚滚向东流去。

振风塔一年一年地看着家乡的变化。我爱振风塔,更爱我的家乡。

振风塔作文400字

振风塔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安庆市这一座秀丽的小城,在长江北岸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振风塔。

据说振风塔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明代以前,安庆文风凋弊,一些星相学家觉得应建一座塔来重振文风,振风塔建成后果然文风昌盛、人才辈出。

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大书法家邓石如等。

振风塔共八角七层,各悬铜铃,风起时“沙沙”作响,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

塔有三个特点:一大,二高,三妙。

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安庆市一些资料就放入振风塔的第三层,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拿出来时依然完损无缺。

塔呈圆锥形,从外面看,像是龙宫里的定海神针,插入云霄。

里面层层都有门,168级台阶盘旋而上。

我和爸爸登上了第一层,我欢快地叫着,向塔下的妈妈挥手,我又开始向上登爬。

四岁的我一手抓住栏杆,一手紧紧地抓住台阶,爸爸在后面托着我。

到了第四层,我怎么也不敢再往上爬了,只是往塔下瞟了几眼,整个安庆城尽收眼底,长江水滚滚向东流去。

振风塔一年一年地看着家乡的变化。

我爱振风塔,更爱我的家乡。

作文《振风塔》

安徽省安庆的振风塔是坐落于长江边上,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是七层八角楼阁式的建筑。

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建于明代,有400多年的历史。

振风塔,又称浮图、佛图。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中华大地上耸立起座座佛塔,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佛教建筑文化。

塔本来的作用是承奉僧佛主的舍利,是佛教徒顶膜拜的对象,一座塔往往成为一座寺院的主体建筑,后来随着佛殿建筑的兴起,逐渐降低了塔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导致塔的消失,相反,内容丰富的中国园林吸引了塔这种建筑形式,一个园林中,塔往往作为主景。

迎江寺雄峙于城东大江之滨。

古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万佛寺。

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邑绅阮自华募资重修,殿宇华丽,气势宏伟,为沿江名刹。

寺由殿、堂、阁、楼、房、塔、园等古建筑群组合而成,占地2.2万平方米。

临江的山门上嵌有清光绪帝手书的“迎江寺”3个楷书金字,雄浑稳健,光彩熠熠。

汉白玉石的门券上嵌有四爪神龙浮雕,翘首扬尾,势若扑江。

山门左右分置大铁锚,重约3吨,为众寺院所不有。

步入山门即为天王大殿,弥勒佛端坐神龛内,四大天王分列两侧,神态各异。

拾级28阶而上,为赵朴初手书匾额的大雄宝展。

殿内,如来佛慈眉善目,阿难、迦叶祥和稽首;文殊、普贤、观音、地藏4大菩萨和药师大佛、阿弥陀佛及降龙伏虎十八罗汉,各具神韵,栩栩如生。

后为毗卢殿,神佛毗卢遮那和帝释、大梵两大天王,神色庄严,雄踞殿中,殿后是四海龙王朝观音的“海岛”群雕。

第四殿为藏经楼,珍藏有明光宗敕赐描金《妙法莲华经》和素描观音大士像等瑰宝。

全寺供奉的神像、佛像近500尊,还有清乾隆帝、西太后慈禧所御赐的金字匾额“善狮子吼”和“妙明园镜”等。

数百年来,迎江寺香火旺盛,名僧辈出。

僧徒多时达千人,故有青铜铸“千人锅”遗存寺中。

历代文人墨客、名宦大臣多莅寺观光揽胜。

寺内供香客、游人用膳休憩的迎江阁楼,可细品“贵者难尽识,但觉巧烹调”的传统素食素菜。

掩映在花木丛中的“宜园”、“可亭”、“望塔亭”等都是别具一格的。

2006年0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游振风塔的作文 开头和结尾 速度快加分

振风塔,美丽而神秘,历史悠久,充满了佛家的庄严,因而游客总是络绎不绝,然而,因为它的肃穆,这里却并不喧嚣,而是充满了宁静与平和。

现在,站在塔的脚下,我终将揭开它的面纱。

啊,美丽的振风塔,你淡然而又庄严,如来时一般。

我就如千千万万的游人,你记不住我,而我的心里存下了你永不磨灭的痕迹。

游司空山的作文

妙道山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岳西县西南部,总面积3000公顷,共有5大景区,分别是聚云峰、祖师峰、紫柳园、南溪源和龙门峡桐城文庙桐城文庙是桐城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桐城古文学派的重要象征。

文庙始建于元朝。

文庙占地4150平方米,以“御道”为中轴线振风塔门票:登塔2元。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耸立于长江之滨,位于迎江寺内,俗称“万里长江第一塔”,始建于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小孤山小孤山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

山高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花亭湖花亭湖位于距太湖县城4公里的大别山南麓,与小孤山、天柱山构成了安庆山水旅游热线,风景区面积198平方公里,有花亭湖、龙山司空山司空山,又名司空原,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城西南70公里的店前镇内,海拔1227米。

相传,东周末期,官居大司空的淳于氏归隐山中

安庆市现存的明代建筑,除了尽人皆知的振风塔和迎江寺以外,还有一座就是明初修建的谯楼,谯楼巍然屹立在司下坡之上,俨然一座雄关。

谯楼初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

清初,知府王延宾加以修葺,是知府衙署大门前的望楼。

下为拱形门洞,深约20多米。

上为双檐楼阁,气势雄伟。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驻南京(江宁)的安徽布政司,移至安庆,即以安庆府署为司署(俗称藩台衙门)并加以扩充。

咸丰年间毁于兵焚,而谯楼独存,同治六年(1867)布政司吴坤修重修,题写“白日青天”四字刻石,嵌于楼外门洞之上。

民国十一年(1922),安徽省第一任省长许世英,把谯楼当作自己的办公地点,许调离以后,谯楼又曾作为当时财政厅的所在地。

随后谯楼又归迎江寺,在如今的谯楼上还有“阅经楼”的字样。

600余年历史的谯楼当之无愧地是安徽建省1760年的标志性建筑。

无论从政治从历史从文化角度来看,它都无可争议是安庆古城的灵魂。

最早在谯楼创办学校的,是开安徽近代中等教育先河的全皖中学。

全皖中学创办于1912年3月,首任校长为葛襄,先期召甲乙丙丁四班共60人,设有外国语,地理,数学,博物等新课程,后又开物理、化学、法制、经济等。

中间因军阀混战一度停办。

1915年学生规模扩大到200余人,校址也东迁到高等学堂旧址。

后经多次演变,最后定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初级中学,1928年并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现安庆一中)。

安庆一中校史将其源头分为三支,此为重要的一支。

1949年解放后,谯楼包括后面大院,一直为池州军分区部队所用。

1990年5月,谯楼又先后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谯楼与安庆一中毗邻而居,正因为有了谯楼的所在,在其旁边的安庆一中也多了一份文化底蕴。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振风塔作文400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