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非损恶所以禳过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原文: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抑:压制、控制。 损:减少。

禳是祈禳,古代以祭祷消除灾难的一种迷信活动。例句有: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过:过失、错误。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的意思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要抑制自己的错误念想,减少恶的行为,这样就不会发生过错,可以消除灾祸。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出自 《素书·求人之志》

素书

解析:

人们在时时刻刻都会有心念,心念一动,随之而来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件事情等等,这个动作在别人心中会给出一个善、恶的定义,所谓“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在理解《素书·求人之志》中“抑非损恶,所以禳过。”时都在教人向善,教人向善没有错。答主今天不讲那些陈词滥调,想要理解“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从中获取人生智慧,就要站在《素书》的角度去理解(《素书》是一部谋略经典,要向外思考),运用《易经》的思维去深入剖析。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磕磕绊绊,这些挫折是上天给予自己的,躲不掉,如能披荆斩棘顺利通过,则会更上一层楼。相信已经成年的我们非常明白,老天爷给的艰难困苦已经让自己应接不暇,那自己就更不应该给自己再找麻烦了。

你我皆凡人,都有着凡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忧思愁。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多了几分喜怒无常。免不了与他人产生摩擦,摩擦产生后就可能会有口舌之争,甚至升级成拳脚相向,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恶”,是否会导致别人的忌恨?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每天都生活在防人的环境中,势必要消耗掉一部分精力,相对投入到人生梦想中的精力就会减少。

三国时期的曹操有一个癖好,想必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就是特别喜欢别人的老婆。曹操在攻打张绣时,张绣自知不敌,便主动投降了。曹操宴请张绣时带的是典韦,典韦的气场直接给张绣震的不敢直视,但十天后张绣叛乱。其原因是曹操纳了张绣叔叔张济的妻子为妾,张绣承接的就是叔叔张济的军队,对张济非常崇拜,得知曹操纳张氏之妻后愤恨无比,于是反叛。打的曹操措手不及,在这场平叛战争中,曹操的大将典韦战死,长子曹昂把战马让给曹操,曹昂也战死了,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战死,曹操差点被活捉。

也许有人会说,像曹操这样严重的错误自己肯定不会犯,自然也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你看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情,可能就不会这么说了。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夷射的人,是齐王的臣子。一次,齐王邀请臣子参加宴会,夷射也在受邀之列。宴会期间,夷射因为好酒,很快就喝上了头,便自行出门去吹风。在门外负责守卫的,是一个刚从囚牢里出来的人,这个人也非常的好酒,他闻到夷射身上的酒味,便厚着脸皮走上前去,恳求道:“大人,您身上酒的味道真好闻,可不可以进去给我带一杯喝呢?”

夷射非常看不起的说:“你想什么呢?赶紧给我滚开!像你这样刚出来的囚犯,有什么资格让我淘酒喝,简直是胆大包天!”说完,夷射不再理守卫,转身离去。

说来也巧,这天刚好下了一阵小雨,门前积了一片水滩,不大不小看上去就像小便。齐王举办完宴会,出门时又正好看到了这滩“小便”,很不高兴,便问守卫:“这是谁做的好事,敢在这里小便?简直太无礼了,我要赐死他。”守卫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实话实说”道:“这个……小人也不是太清楚,但之前只有夷射大人在这里站了好一会儿,我并没有看见别的人。”结果,夷射被齐王赐毒酒而死。

祸从口出,仅仅是一句恶语相向,便招来了杀身之祸。如果夷射知道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被刺死的,可能会觉得很冤。但事实已经造成,无法挽回,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邪恶念头的出现,即便出现了,也要及时阻止自己付出行动,想一想,心里痛快一下就行了。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教人向善的内容太多,听风只能从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来阐述《素书》中“抑非损恶,所以禳过。”的处世哲学,希望能给你带来些许的帮助。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宋代张商英注

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清代王氏注

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5

一、解释:意思是要抑制心中不好的念头和错误的想法,不让恶的行为有所发生,这样就不会有过失,可以消除祸患。


二、分词解释:
抑非损恶:抑制不好的事情,不对的事情,减少自己的恶行。不好的心念称为恶,不好的言语称为恶语,做伤害他人的行为称为恶行。所以要抑制这些不好的事情,减少恶语、恶念和恶行。
所以禳过:禳就是去除和避免的意思。抑制住自己不好的心念,不好的语言,不好的行为。当我们这些不好的心念、语言、行为开始减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避免很多的过错,避免伤害他人。
抑:抑制、抑竭;
损:损耗、损坏;
禳:去除、消除。
禳是祭名,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比如:禳灾(禳除灾祸);禳除(祭神除灾);禳避(祭神避祸);禳祷(祭神以消灾祈福)
三、资料拓展: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是《素书》第三章求人之志章的第2句。这是在告诉我们每天能抑制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思想,每天能减少一些自己的恶习,这样就可以减少过错,使自己达到完美。禳,是去除或者消除的意思。当错误悄悄靠近你的时候,好像你用手轻轻地推拒它,让它自动离开。一个是抑制,一个是减少,这是两个方向,也是两个方法。刚开始不能做到没有丝毫的恶念的时候,我们要减少恶语、恶念和恶行,要控制自己。譬如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这时候抑制住自己的念头,恶语就不会出口,恶行就不会去把它表现出来,也就避免造成了更大的伤害。所以我们要一边抑制,一边通过不断地修正,通过学习圣贤文化让它减少,最后减少到我们的恶念、恶语和恶行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就可以去除很多的过错,保持了内心的忠正;内心的良善;内心的阳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