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思辨——茶室设计抄绘案例解析,优秀案例总结

如题所述

建筑思辨——4个茶室设计抄绘案例解析与总结如下:

1、安吉茶室|一片茶叶缘起的田园小筑。

2、岩景茶室|建筑融入岩石与树当中,模糊了室内外的界线,富于自然质感的茶室。

3、五维茶室|封闭与开敞、占有与妥协、趣味空间与逻辑建造等多种复杂关系之后的一种和谐。

4、拾院茶室|传统中式构造与现代机器的共生。


安吉茶室

HATCH Architects因地制宜地在浙江安吉的茶田中打造了一个茶室和两个竹亭,既具有围合向心的凝聚力,又和谐地融入在当地环境中。这个项目落址于由万亩茶田构成的乡野景观之中。

在茶室以外,设计了两座位于茶山制高点的开放式观景平台,它们的设计灵感源自这里的村民最引以为傲的物产——白茶。一座观景凉亭的顶棚如一瓣叶片般舒展,轻盈地落于田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承载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寄托。另一座凉亭的顶棚则形似漂浮的云朵,为茶农与游客提供了一隅庇荫纳凉的空间。

茶室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是面向茶园的长条形全景落地窗,占据了一整个墙面,像是一个别致的取景框。气候适宜时,横向足有12米的折叠式落地窗可以全部打开,让茶客毫无阻拦地欣赏美景,享受不时吹来清风。

浙江安吉盛产竹子,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竹乡”。基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自然解决方案,两个亭子均采用当地竹木制作,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同时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乐趣。

观景层平面图↓

茶室平面图↓


岩景茶室

岩景茶室位于塔山公园,威海市区一处对公众免费开放的自然景观公园。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当地人在塔山上开山劈石留下几处采石场,当地叫石窝子。政府拟将这些荒僻的场地改造为公园景观节点,服务于市民。岩景茶室便位于其中一个石窝子中。

石材被开采后形成的巨大岩壁,作为场地最独特的景观,与周边刺槐林一起,被完整的保留。建筑选位 于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的西南角,利用场地高差搭建起联系建筑屋面和场地的坡道,使屋面成为游客观赏岩壁的平台。

原本连续并被植被覆盖的山坡因为采石挖掘被切削,形成如同断崖式的巨大岩壁。苍劲的岩壁,与周边茂密的刺槐林一起,构成场地中的独特景观,尤其是冬天雪后,如同 一幅水墨画卷,极富意境。

建筑选位于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的西南角,设计从平面开始,折线形的建筑轮廓源于 场地中的树木以及岩石的自然形态,树与岩石的位置自然地赋予了建筑的平面形态。在 剖面上,建筑与场地形成半下沉的关系。设计利用场地高差搭建起联系建筑屋面和场地 的坡道,使屋面成为游客观赏岩壁的观景平台。

屋顶下面的茶室空间,则被几个石墙形成的体量界定,这六个体量隐藏了所有的结构,使茶室成为无柱空间,内部也各有其用——储物间、卫生间和门室。

主要的室内空间则隐藏在平台之下,从场地下几步转折的台阶进入。

而看不到门窗的建筑,还原为如同由几块巨型岩石与屋顶所塑造的洞穴空间,完全融入场地环境当中, 带给人一种更加原始而强烈的感受。


五维茶室

位于创盟国际J-office办公区后院的茶室是对基地上原有的一栋屋顶已经塌掉的仓库房的再建。基地本身极为局促,三向面墙,只有一个方向朝向一个有水池的后院,同时整个建筑对空间的索取也因为现有的一棵大树而受到很大限制,而设计的结果也表现为一种综合了封闭与开敞、占有与妥协、趣味空间与逻辑建造等多种复杂关系之后的一种和谐。

连接空间是一个通过扭转放样得到的非线性六面体,将前后两侧的四边形平面去掉后,连接空间将两侧属性不同的功能空间加以融合,楼梯空间的置入同时解决了茶室的竖向交通问题,并为二层书房贡献了一个可以看到现存树木的内向小庭院。

连接空间是一个无法通过平面图纸表述的三维异形体,我们在Rhino中完成了对形体的基本推敲以及空间的把握,但这样的数字模型很难直接转化为可以指导工人进行施工的讯息。


拾院茶室

出于建筑师职业习惯,做一个内向型的小空间、大隐于市的院子,也会首先考虑项目区位。这个院子在两个古建寺庙群落之间,一个是一街之隔的故宫博物院东北角楼,另一个是半条巷子以北的智珠寺。

院落所处位置于沙滩北街与东高房胡同的转角处,北面临街有条件采光,但要注意避免“拆墙打洞”等规划雷区。院子东面和西面有两座居民楼高层建筑,要考虑院子里的日照采光影响,同时要考虑视线上的屏蔽。

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美学共生?在拾院改造这个项目里,建筑师更多思索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从大的概念到小的细节,去融合中式构造与当代营造。同时,采用了主动房的设计标准参照,在设计过程中积极的把这个小院子赋予多种空间用途,以期激活它更长久的生命周期。

这个院子的特殊之处是在于业主没有给出明确的设计任务书,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师自命题改造。

院子占地仅有168㎡,室内约110㎡,在此基础上,设计用的手法是“先放大、再缩小”。

拾院项目具有很多意义上的实验性,是几段文章描述不完的细节,也有很多施工过程值得记录。有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尝试,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以用在其他古建改造的构造环节中,带来保温气密、节能环保的最基本的意义;而有一些做法,只对拾院本身的场所环境有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